答案里T型截面慣性矩,,與靜力計算手冊里面公式一致,,但與手算的不一樣,,手算答案1 0545 000 000 求大神指點補充內容 (2014-8-29 23:18):采用平行移軸公式計算的話,,結果不一樣
我是新人,,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我看到2種求法 第一種是直接求2個矩形的慣性矩,,然后加在一塊第二種比較復雜,要用到x ,y 了的好多,,沒看懂,。請問t形慣性矩到底要怎么求,。自己解答自己,,問題可能是太簡單沒人屑于回答。累,。1、材料力學(1)第四版這本教材上有介紹322頁,,有推導過程,。(高數(shù)學的不好,沒看太懂),。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畢竟這是“源”。實用的往下看2,。2,、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第二版)55頁有現(xiàn)成的公式,。可直接套用公式,。(呵呵?。【谷挥羞@么好的書都不知道)3,、經(jīng)高人指點下一步要買一本 建筑結構工程手冊 上面的東西還是挺全的2005年的,。沒有書的可以直接看附件,T形截面慣性矩公式 還不明白或者想交流學習的加我qq 370478598,。我是個新人[ 本帖最后由 mbsydlh 于 2009-10-4 11:19 編輯 ]
誰能幫我給出如圖I形柱截面的慣性矩計算公式,急用,謝謝!!!!!!!!!
T型梁計算 T型梁計算 T型梁計算[ 本帖最后由 zpywy 于 2009-6-1 10:17 編輯 ]
冷彎薄壁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附錄A.2里邊的毛截面扇性慣性矩的定義是什么,?找了半天沒找到啥資料,,哪位大神指點一下?還有那個彎心又是怎么算的,?有沒有什么資料可以參考的,?謝謝各位大神了!
下圖中2種截面對于Z軸的慣性矩,,第一種常見,。但是第二種截面,除了積分之外,。有沒有別的簡便的方法,?(圖中2個正方形邊長相等)
論壇中不少貼子討論了如何用CAD得出型材截面特性的方法,不過我還有一點疑問,例如120*60*3的一個矩形型材截面用CAD屬性質量特性查詢后得出:主力矩與質心的 X-Y 方向: I: 664092.0000 沿 [1.0000 0.0000] J: 1973052.0000 沿 [0.0000 1.0000]即:Ix=664092但將圖形旋轉90度后得出:主力矩與質心的 X-Y 方向: I: 664092.0000 沿 [0.0000 -1.0000] J: 1973052.0000 沿 [1.0000 0.0000]Ix=1973052由此產(chǎn)生疑問:計算時該采用哪個Ix?此外有人只驗算強軸慣性矩,請問強軸慣性矩指Ix還是Iy我是學電的,可能這個問題對學結構的人太簡單了,不過真心希望哪個朋友能給解答一下.謝謝.
看看有用沒
算H型截面的慣性矩,,第一種方法,,大矩形慣性矩減去里面2個小矩形慣性矩,第二種方法,,中間腹部慣性矩加上2個翼板慣性矩(面積乘距離的平方),,2種算法結果不一樣,隨便什么尺寸的H型截面都是這樣,。我推算了一下如果把矩形看做是2個小矩形慣性矩的和(面積乘距離的平方),,得出的結果是bh^3/16,和矩形慣性矩公式bh^3/12不一樣,。那么請問,,矩形慣性矩移位公式是錯的嗎(面積乘距離的平方)?,,或者矩形的慣性矩公式有問題,?請高手回答
求截面的質量特性(慣性矩)
請問如下圖中所示的C鋼雙檁條,,弱軸慣性矩大家算過么,?我覺得中間連接太弱了,是不是得按一塊C鋼的慣性矩的兩倍來算,,而不能按整體來算,?或者說至少要有個折減系數(shù),但折減系數(shù)去多少比較合適呢,?
設H型鋼翼緣板寬a,厚b ,。腹板高為h,厚為d,,求他的慣性矩,。請問可以這樣求嗎:Ix=1/12[a·(2b h)^3—2(a—2d)·h^3]
異形幕墻慣性矩抵抗矩計算
excel格式,大家下載看看
t型梁預應力錨鎖張拉.jpg
在計算框架梁慣性矩時,,要考慮樓面板與梁連接使梁慣性矩增大的有利影響對現(xiàn)澆樓板應該乘以2.0,裝配式的不乘,,但我現(xiàn)在做的這個框架結構標準層梁與板是澆在一起的,地面處的梁則是沒和板澆在一起的,,用pk算一品框架,,則這個框架有的梁慣性矩要乘2,有的梁不要乘,,不知在pkpm里怎么調?。课抑纏k的參數(shù)輸入-總參數(shù)信息里可以輸入梁慣性矩增大系數(shù),,但這個系數(shù)是對整品框架的梁都有效的,,我現(xiàn)在局部的梁不要乘這個系數(shù),應該怎么辦,?
如受壓構件 空心圓管114x3.0和114x4.0,,截面慣性矩是114x4.0的大,。但是回旋半徑又是114x4.0的小,,當計算長細比的時候要用到回旋半徑,長細比=計算長度/回旋半徑,。 也就是114x4.0的長細比反而比114x3.0的反而大,? 也就是說當外徑一定時,壁厚厚點的,,長細比更不容易滿足,。這怎么理解呢?
抗扭慣性矩自動計算表格--excel
小妹愚笨,,想請教各位仁兄,,幫我解釋一下鋼管“管壁的單位長度截面慣性矩(mm4/mm)”概念,,究竟與“截面慣性矩”有何不同之處,是如何計算的,?謝謝
如題,一鍵入Massprop命令,,點擊所選對象,,就出現(xiàn)如下,哪位高手遇到此問題,,如何解決,,多謝了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