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一層20米*30米的石膏庫,,高12.6米,,上面還有三層的框架,,鋼筋混凝土墻側壁的設計,,墻厚350,,每5米設一700*700扶壁柱,,扶壁柱隔一取一為上部結構的框架柱,。目前,,打算取SATWE(不考慮側墻)計算出的框架柱內力和石膏庫側壁(按雙向板考慮,,扶壁柱為固接支座)傳給框架柱的內力進行組合,根據組合后的內力進行柱截面配筋,、柱下獨立基礎計算,。問題是,石膏庫側壁側壓力怎么計算,,和地下室擋土墻有什么區(qū)別,,按主動土壓力計算,還是靜止土壓力計算,?
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取兩式中教小值): F=0.22γctoβ1β2V F=γc H 式中 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kN/m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to——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可按實測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to=200/(T+15)計算(T為混凝 土的溫度℃),;V——混凝土地的澆筑速度,,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β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0;110~150mm時,,取 1.15,。混凝土側壓力的計算分布圖形如圖所示,,h為有效壓頭高度,,h=F/rc 。
根據《施工計算手冊》編寫,,希望大家用得上,!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規(guī)范中給了兩個公式,,取小值,,得到一個F。但是對于梁,,一般都兩個側模,,是不是一面就是F/2,或者是F呢,?對于獨立柱還四面?zhèn)饶D?,那每一面都是F/4嗎?希望前輩,、高手指教,。
承壓水在基坑側壓力計算問題
如題,模板側壓力計算中0.22vctβ1β2V1/2中施工手冊中說V是混凝土的澆筑速度,那是否是泵送速度,還是其他呢?請比較了解的同志幫助分析分析
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中計算公式為F=0.22rct0β1β2v1/2,在《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中A.0.4條計算公式為F=0.43rct0βv1/4,而在2012版PKPM安全計算中計算公式則為F=0.28rct0βv1/2,,這三個公式怎么理解呢,?請高手指點,在此先謝過各位,。
請問,有沒有計算35kV電纜牽引力和側壓力的簡易計算方法?書上介紹的有些復雜,看不懂.另外請問,哪類電纜在施工中需要核算牽引力和側壓力,35kV交聯聚乙烯電纜在施工中是否需要核算牽引力和側壓力?
需要一些不同國家的混凝土模板側壓力的計算公式(規(guī)范或各種推薦公式), 先謝謝幫忙了![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3-24 07:51 編輯 ]
本帖最后由 smilebridge 于 2016-4-14 15:04 編輯 最近在做一個箱涵項目,,參考以前單位出的箱涵計算書,,對于參考的計算書中,計算寬度B和計算長度L0,,破壞棱體長度L0=Htg(45-φ/2),,計算寬度B=La+a+Htg30° 其中La為標準載重汽車前后軸距(m),a為車輪著地長度(m)。 我存在疑問,,個人認為計算寬度B應該取箱涵涵長或者相鄰沉降縫間的節(jié)段涵長(參考建模分析所取的箱涵長度),,破壞棱體長度L0=H*tgθ,其中θ為破壞棱體破裂面與豎直線間夾角,,參照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中的4.2.3-7求解tgθ,,另外,對于破壞棱體內車輪重,,我想對于城A規(guī)范,,兩輛車縱向擺放的話間距是多少,我想對比軸重160KN的后輪與后一輛車前輪疊加的這種情況,。
請問哪位老師可以解釋一下:GB50974消火栓規(guī)范中這個消防管道某一點的壓力Pn該如何計算?需要算出Pt和q,,但是又沒給出Pt和q的計算方法,?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中的V,說是混凝土的澆灌速度,單位是m/h.具體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混凝土在垂直方向每小時可以澆筑多少米?請高手詳細解釋一下,謝謝!
渣場溝心部位布置了一條暗涵排水,涵洞以上堆渣覆土厚度40m,。涵洞采用分離式結構,,洞身為漿砌石結構,過流斷面尺寸2mX2m(寬X高),,上部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封閉,,蓋板尺寸2.2mX1mX0.3m(長X寬X高)。計算蓋板配筋時考慮覆土重量和蓋板自重,,在計算覆土壓力時與主任意見分歧,,我認為覆土厚度達到一定厚度8~10m,則土壓力已趨穩(wěn)定,,不必按全厚土柱重量計算,,但主任堅持按全厚土柱重量計算,并要我給出依據?,F誠心向各位有經驗的同仁請教該問題,,望指教
各位大神, 小弟今看到一個前輩 關于水泵選型的經驗交流,,其中有個不明白之處,,請賜教!以下為剪切內容: “水泵出口壓力只有0.22兆帕”能說明什么呢?水泵進出口壓差才是問題的關鍵,。例如將開式系統的水泵放在100米高的頂上,,出口壓力如果是0.22MPa,,就這個系統將水泵放在地上向100米高的頂上送,出口壓力就是0.32MPa了,! 小弟想問這個 最后出口壓力0.32MPa 是怎么算來的,? 小弟記得,進口壓力和揚程定了,,出口壓力也就能確定了,。H2=H1+ρgH,其中H2為出口壓力,,H1為入口壓力,,H為揚程。 請各路大神賜教,!
最近在算一個埋管的配筋,查了《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手冊》和《水工建筑物荷載設計規(guī)范》,,對于埋管,,應分別計算其管頂處垂直土壓力和兩側側向土壓力,然后查表得其環(huán)向三個控制截面的內力情況(針對圓管),。但是,,如果埋管上的填土深度達到一定深度,比如有50多米,,而圓管只有1.5米的外徑(管壁厚0.2米),,那么是否應該考慮到:填土在經過碾壓后其整體性使得圓管可以當作隧洞襯砌來進行內力分析,從而忽略填土高度等,;又或者碾壓后的圓管周圍的土環(huán)境,,介于圍巖和正常填土之間,這樣在計算其頂部及側向土壓力時就該乘以一個比1小的系數,。這個系數既要考慮到碾壓的效果,,又要考慮到填土的種類,還有填土的高度(即埋管的埋深),。該如何確定這樣一個系數呢,?
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的計算,規(guī)范上給了兩個公式,,并取其中較小值,,還有給了一個混凝土側壓力的分布圖,這個圖你們怎么理解?還給的有效壓頭的高度,?給這個高度是干嘛的,,有什么用嗎?我認為墻柱模板底部的側壓力最大,,向上逐漸減小,。在現實模板加固中也是這樣操作的,難道不是這樣嗎,?
本帖最后由 流顏 于 2017-10-25 15:07 編輯 我這里有一個案例分析,;某綜合樓,建筑高度30m,,層高4m,,室外地面標高0.000m,地上七層地下兩層,,地上建筑面積每層4000㎡,,首層到三層為商場,四層以上為賓館客房,;地下面積每層8000㎡,,用于停車場及設備用房。地下二層為水泵房,,有消防水池保證建筑消防供水,,水池連續(xù)補水量為60m3/h,水泵標高為-9.00m,,屋頂設有容積為36m3的高位水箱,,穩(wěn)壓泵設置在樓頂,,高位消防水箱最高有效水位35.00m,,最低有效水位33.00m。消火栓栓口最不利點標高27.00m,。求:穩(wěn)壓泵起泵壓力,、停泵壓力及消火栓泵起泵壓力按照公式為:p1=15-h1 且p2≥h2+7 p2=p1/0.8 p=p1+h1+h-(7~10) 按照案例上計算是:p1=15-(33-27)=7 (疑問就在這里,33-27=6,15-6=9,,可案例上給的答案是7,,為什么?是不是有額外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