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今天satwe計算,,層間剛度比在不計算地震的情況下是夠的(沒有薄弱層),,但是計算地震力的情況下就不夠了(有薄弱層了)主要是底層太高了地震是6度我就想問下這是為什么呢?
SATWE軟件如何計算剛度比 趙兵
高規(guī)附錄E.0.1有轉(zhuǎn)換層上下的側向剛度比re1=G1*A1/(G2*A2)*h2/h1是不是可以認為每一層的側向剛度就可以按G*A/h來計算呢,?對于鋼結構樓房,,也可以按相同公式計算嗎,?
屈服后剛度比怎么計算,?,??求指導
轉(zhuǎn)載自 結構工程分析與設計咨詢論壇 http://www.gdjszx.com/bbs/index.php 2011年08月01日 11:14 三種剛度比計算,轉(zhuǎn)摘,很實用(一)地震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的理解與應用 ⑴規(guī)范要求:《抗震規(guī)范》第3.4.2和3.4.3條及《高規(guī)》第4.4.2條均規(guī)定:其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于上部相鄰樓層側向剛度的70%或其上相鄰三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⑵計算公式:Ki=Vi/Δui ⑶應用范圍: ①可用于執(zhí)行《抗震規(guī)范》第3.4.2和3.4.3條及《高規(guī)》第4.4.2條規(guī)定的工程剛度比計算,。 ②可用于判斷地下室頂板能否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 (二)剪切剛度的理解與應用 ⑴規(guī)范要求: ①《高規(guī)》第E.0.1條
在wmass中計算剛度方法很多,,那對于我們一般設計人員怎么判斷這種剛度比的關系呢,,即什么情況下看什么剛度或剛度比,因為軟件說明書也沒有詳細的表述,哪位大俠能告訴一下,,以下是咨詢pkpm的對話結果:2012-3-9 16:33:14 你好,,請問一下satwe計算結果 wmass.out中 對于框剪結構 ratx、raty項還起作用嗎結構咨詢(9153523)2012-03-09 16:39:30起作用 因為抗震規(guī)范要求按70%和80%比值,,取抗規(guī)從嚴控制您2012-3-9 16:38:49 根據(jù)《高規(guī)》3.5.2條第二款,,來看應該軟件計算結果滿足ratx2、raty2即可結構咨詢(9153523)2012-03-09 16:44:26抗規(guī)沒有考慮層高的因素結構咨詢(9153523)2012-03-09 16:44:40軟件取抗規(guī)從嚴控制您2012-3-9 16:39:27 哦您2012-3-9 16:
對于底部大空間上部為框剪的轉(zhuǎn)換結構,,其側向剛度比應滿足高規(guī)附錄E的要求,。但這里有個問題,就是上部結構的實際剛度受填充墻的影響,,而底層填充墻少,。軟件里的周期折減系數(shù)并不用來計算剛度,而是用來計算地震影響系數(shù),。而軟件又無法針對不同的樓層設置不同的折減系數(shù),。所以,對于轉(zhuǎn)換結構,,軟件計算出來的側向剛度比實際是不符合實際的,。那對于這點大家一般怎么處理呢?
在07地基規(guī)范附錄P中表P.0.3在計算崁巖樁的變位是需要計算a,,但由式P,。0.2-1求a時需要m,巖石的m如何取值,?另外,,計算變位時要在表P.0.8中取ABCD值,h=3.2時,,是在3.0和3.5中直線內(nèi)插嗎,?我算了一下,,這樣計算誤差很大,。
13年的真題計算砌體墻剛度是:K=系數(shù)xGA/(ξh),而以前的真題又是K=EA/(3H),,這個是不是以13年的真題為準嗯,??,?,??,?,???,?,??,?,??,?,?
最近算了一榀帶搖擺柱的剛架,將搖擺柱設為既受豎向力又受水平力的抗風柱,,生成施工圖,,發(fā)現(xiàn)計算節(jié)點域剛度時生成的斜加勁肋很厚(108厚),手算了一下節(jié)點域剛度,,發(fā)現(xiàn)軟件的剛架梁跨度取值是按搖擺柱到邊柱的距離,,而不是整個剛架跨度!
求助大神,,請問如何計算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節(jié)點的梁柱線剛度比,,本人主要是不理解如何計算鋼管混凝土柱的線剛度,是否簡單的疊加鋼管與核心混凝土各自的剛度EI,,然后再除以柱高,。
slabcad的柱帽剛度計算問題:請問SLABCAD的柱上托板與梯形柱帽有什么區(qū)別于聯(lián)系啊,!有托板還要柱帽嗎,?沒見過實際工程!
書P373-374 5.2.1 底層側向剛度 圖上看抗震墻橫向是2榀啊,,為什么計算的時候是乘的4,? 請指教!
本人在手一工程,,地下室底板做嵌固端,在計算一層與地下室層剛度比時,,地下室層數(shù)是否應該輸"0"? 否則,,程序在計算剛度比是是否把地下室的回填土約束剛度計算在內(nèi)?,?
我在使用PKPM的SATWE計算過程中剛度比計算選擇有三項:1,,剪切剛度 2,,剪彎剛度 3,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 我翻閱了一些資料,,有些講第一種最好,,第二種是對于底層大空間的結構,第三種較模糊最好不用.但是有些則認為最好是選用第三種.我們老總推薦第一種方法.我對這一點感到很困惑.希望那位高手指點迷津.不勝感激,!
本人做畢業(yè)設計時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單跨廠房,,跨度為7.5m,外廊式三層,挑出懸臂梁1.8m,,請問取一榀框架要取到懸梁嗎,?懸臂梁要計算線剛度嗎?在荷載作用下的內(nèi)力計算時,,進行二次彎矩分配懸臂梁的分配系數(shù),?或是將懸臂梁上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分解到跨內(nèi)兩端啊,?本人菜鳥求教高手們的幫忙謝謝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選那種計算方法:剪切剛度、剪彎剛度和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內(nèi)力計算時候怎么選,,位移計算的時候呢,。地下室頂板計算呢,謝謝
最近開始看施嵐青主編的2009注冊師答題指導,,求教84頁2.4b-2.8求一墻段的側向剛度:K=洞口影響系數(shù)XGX(Aim)/HX剪應變分布不均勻影響系數(shù)這個公式哪來的,,沒見過。,。,。。,。求教?。×硪粋€小問題:小開口墻段如何判斷,?開洞率要小于多少,?抗規(guī)7.2.3參考。謝謝?。?/p>
大跨度結構的梁體系變形較大,,板計算時應否考慮梁系統(tǒng)的變形呢,? 條件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