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俠問一下,混凝土剪力墻計算側移剛度的時候連同兩端的柱子一塊計算剛度嗎,?還是分開算?。渴├蠋煹膹土曋笇е?17頁的算算剪力墻的側向剛度的時候一塊給算了呢,!
本帖最后由 結設是藝術 于 2013-11-14 21:37 編輯 連梁剛度可折減,,多至五成非點點。只對抗震起作用,,風荷豎載皆不免,。參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6.2.13.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5.2.12013.11.12
論文簡介:為了研究剪力墻開洞尺寸及洞口位置對剪力墻剛度及側向位移的影響,介紹了剪力墻等效側移剛度以及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墻頂位移的傳統(tǒng)計算方法,;通過對不同開洞率及洞口位置的剪力墻進行計算比較,,討論了開洞率和洞口位置對剪力墻剛度和側移的影響。得出結論:開洞率的增大使剪力墻的剛度明顯下降,,墻頂側移明顯增大,,且洞口寬度加大和高度加大時對剪力墻剛度下降和位移增長的趨勢也有一定的差異。
手上的材料是只有電梯井部分布置剪力墻.現(xiàn)在在算的一片墻在1~12層都開了3個規(guī)則洞口.但是在第13層和14層.開的是大洞口.這樣算來.按照剪力墻的類別劃分計算,連梁不是規(guī)則到頂?shù)?如何簡化計算?我現(xiàn)在想把1~12層算一次 13~14層算一次.然后按高度加權.
剪力墻抗側剛度和承載力較大,,為充分利用剪力墻能力,,減輕結構重量,增大剪力墻結構的可利用空間,,墻不宜布置太密,,使結構具有適宜的側向剛度。問題是什么剛度是適宜的,?在承受水平力方面,,《高規(guī)》第4.6.3條關于最大層間位移角;在承受豎向荷載方面,,按建筑平面布置豎向承重構件剪力墻,,《高規(guī)》7.2.14條只有抗震設計一、二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的墻肢軸壓比,,那么三,、四級和非抗震的墻肢有沒有什么規(guī)定。這兩方面是我能想到的剛度最小值的規(guī)范依據(jù),。如果墻數(shù)量過多,,會增加地震力,自重,。但對于剛度最大值似乎沒有規(guī)范限制(歡迎否定指正),。只是有一些統(tǒng)計的經(jīng)驗資料:剪力墻結構自振周期經(jīng)驗公式:T1=0.05N(N為地面以上房屋總層數(shù));剪力墻結構樓層單位面積重量標準值13~16KN/m2
一個60米高的剪力墻結構,算出位移角為1/3045,剛度太大,該怎樣調呢?請各位高手指點指點?
剪力墻結構 崁固端剛度比主樓首層與 單層車庫有1.65m的高差計算主樓崁固,,剛度比計算 是否考慮單層車庫的剛度貢獻,,范圍是多少,?抗規(guī)上有個 錯層大于梁高 應作為開洞處理河南省計算崁固,剛度比可以按照1.5考慮嗎,?
一直困擾我的一個問題,,SATWE在計算塔樓抗側剛度時是否考慮了剪力墻平面外剛度,?SATWE說明書說會考慮,但我經(jīng)過建模型發(fā)現(xiàn),Y向剛度并沒有考慮X向剪力墻的貢獻,,但是當平面外有梁搭接時,,梁端有彎矩,我理解是梁端和剪力墻按剛度分配彎矩,,如果不考慮剪力墻平面外剛度,,平面外梁端彎矩就是0,梁相當于簡支,。很糾結,,而SATWE又不提供計算過程,郁悶,。后來請教一個總工,,他說支所以梁端會有彎矩,是因為變形協(xié)調導致的,,但是SATWE本身不會考慮剪力墻平面外剛度!所以我一開始覺得,,SATWE這樣處理是偏保守,。但是最近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比如Y向兩端剪力墻是T字型的,,這樣就相當于T型梁,,或工字梁,比矩形梁剛度不是大很多嗎,?所以這種情況在計算抗側剛度時,,如不考慮剪力墻平面外剛度,計算出來的豈不是不正確,?,!因為丟了很多剛度,地震作用也丟了很多,,安全嗎,?請大家指教。
在《新高規(guī)》7.1.1規(guī)定說,兩主軸側向剛度,,看條文說明也沒找到答案,。 查資料,側向剛度接近,,是不是為了使其自振周期接近啊,,跟地震又有何關系?,?,??,?
本帖最后由 skyxz_syt 于 2013-6-5 09:33 編輯 這是一棟住宅安置樓,尚處于方案設計階段,。整棟33層,,層高2.9m。剪力墻布置如圖,,(用pkpm計算)X方向剪重比有9層(1-9層)小于規(guī)范要求0.8 (抗震等級為3級,,設防烈度為6度) 懇請各位大大指教 該如何優(yōu)化結構布置 萬分感謝 不盡言表!??!
1個18層的剪力墻結構,,1,2層是商鋪,商鋪內沒什么隔墻,。請教下,,如果沒有隔墻的話,,是不是地梁可以取消?還是地梁必須設置,,要和剪力墻一起作用,?
做剪力墻暗柱1是要滿足構造要求2是要對PKPM計算書3.是要同層計算書合并4.是要各層計算書合并其中,涉及到配箍率和混凝土強度又有關系,,所以各層的配箍還不同如果是按構造畫圖,我覺得還挺簡單的但是各層歸并和同層歸并,,這個工作量就感覺比較大,,不停的核對計算書而且如果局部有較大的受力的,一歸并就變成所有的類似的暗柱配筋偏大請問大家平時是怎么畫剪力墻暗柱的,?
1.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二級剪力墻一般配 8@200 就夠了(高規(guī)7.2.17)請問這個規(guī)范上沒說明鋼筋等級,請問是不是無所謂?。?.看剪力墻的計算結果時候有兩個結果,。一個是wpj,,一個是邊緣構件的的配筋結果,是不是邊緣構件的結果就看低二個,,而一般墻就看wpj.
剪力墻為什么要設置暗柱,?最進在學習預制結構設計,,關于剪力墻為什么要設置暗柱,設置暗柱的作用是什么,?暗柱中的箍筋起什么作用,?是否可以用箍筋代替剪力墻水平鋼筋,?還請有見識的各位大俠多說說自己的觀點。
剪力墻厚200,,兩段墻垂直,一邊長1700,,一邊長1500,,約束邊緣構件應該是兩邊各400的暗柱,轉角一個兩邊延伸300的暗柱,,還是1700的部分遠端400暗柱,,1500的部分考慮為短肢剪力墻,轉角延伸300來做呢,?
之前發(fā)過一個 剪力墻小問題的帖子 承蒙各位關照但是貌似有的朋友誤解我的意思 問題的重點并不在于那一小段“墻” 是 “墻” 還是 “柱” 而在于墻體這樣開大洞 在建模上是否可用墻開洞來進行建模 (因為個人感覺在建模的時候并不能建進去一個這么小的柱子) 特此遞上標準層的圖 和 按照 框梁 和 剪力墻 開洞 建模的 位移結果文件 從結果來看相差并不大 兩次計算中連梁折減系數(shù)暫定為0.8圖中畫箭頭的部分都是跨高比大于5的“連梁”,。圖中畫框的部分 原本在左側也有 之后取消兩個地塊 標準層一樣 一個90米 一個60米 本次計算書為 60米的那個如此多的大開洞 都按照剪力墻開洞建模是否穩(wěn)妥?
大家考慮了上部結構剛度影響后,,剪力墻考慮高度那一項的數(shù)字還需改成0嗎,,請問如果不修改默認是10,軟件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兩項分別取大值還是剛度會重復考慮造成配筋偏???
1.框支剪力墻結構中,梁和板是按有梁板一塊算嗎,?2.規(guī)范上說暗柱并入墻內一起算,,但有些是暗柱,有些圖紙說明是構架柱,,構架柱和暗柱有什么區(qū)別嗎,?3.像轉角處的暗柱或構架柱是不規(guī)則的,是不是與墻分開算,,套異形柱的子目嗎,?哪位專業(yè)人士可以說一下呢?耐心等待中,,謝謝了,!
我用梁單元擴展生成剪力墻,,原有梁可以刪除吧?要是能刪除的話,,刪除時可以選擇“包括自由節(jié)點”么,?連梁和剪力墻之間的連接程序是怎樣模擬的呢?感覺一有剪力墻建起模來很麻煩啊。大家都是怎樣操作的呢,?請指點一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