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想問下主樓60米高,,附帶裙樓37米高,,計算算出來是2類防雷建筑,,接閃器要怎么設計?,?我用滾球法計算避雷針時,,樓高比滾球半徑還高,
剛接觸防雷接地的設計,,花了幾天時間看了相關規(guī)范,,對知識也有了解,但是自己拿一個項目來設計繪圖時,,不知道從何下手,。我現(xiàn)在用的是天正電氣軟件,還希望專家可以指點,,如何設計建筑防雷,,有哪些東西需要再圖上表達出來,尤其是基礎接地平面圖,,它是否需要聯(lián)系結構圖紙什么的
最近做一外地工程,設計審查提出應按二類,我認為按三類既可,他認為我違反強條某地一工程,地下一層,地上十九層.地下一層為人防,、設備用房和車庫。地上一至三層為商務辦公,,四至十九層為大開間辦公,。地下三層為裙房,,長71.9M,寬34.5M,高14.1m,中間從四層起為塔樓,,長43.5m,寬33m.建筑總高73.3m,當?shù)啬昀妆┤諡?3d/a,,我計算的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為0.064次大于0.06但小于0.3,按一般性高層民用建筑,,應為三類,,而審圖認為是二類。他的依據(jù)是應算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我的依據(jù)是規(guī)范解釋條文人員密集場所指的是集會,、展覽、博覽,、體育,、商業(yè)、影劇院,、醫(yī)院,、學校等建筑物。本建筑物建筑雖然定為綜合樓,,但實際是辦公功能,。應為一般性民用建筑。
建筑的柱主筋采用的是電渣壓力焊接和螺紋連接的,,那么在當避雷引下線是利用柱主筋時,,柱內鋼筋的連接方式能不能滿足接地要求?,?還需要另外將柱內鋼筋焊接起來作為引下線嗎,??
山東省防雷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管理辦法 山東省防雷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管理辦法(2008年8月29日山東氣象學會第九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加強防雷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管理,,保障防雷工程質量,,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jù)《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和中國氣象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山東省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管理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防雷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以下簡稱防雷資格)管理,。第三條 山東氣象學會(以下簡稱學會)為本省防雷資格的管理組織,,學會防雷資格管理辦公室負責相應的具體工作。 第四條 防雷資格認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統(tǒng)一考試,、定期培訓,、嚴格考核制度。 防雷資格認定由學會統(tǒng)一辦理,,在每年第四季度進行一次防雷資格認定考試,。第五條 本辦法所
請教各位:在<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中第2.0.2\2.0.3中提及的0區(qū)、1區(qū),、10區(qū),、2區(qū)。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怎樣確定這些區(qū)的,?謝謝大家
建筑防雷與電氣安全技術
1. 利用所有砼柱之兩根角主筋作防雷接地引下,下與接地體焊接聯(lián)通.在相室外埋深1m處焊出一根40*4鍍鋅扁鋼,此扁鋼伸向室外,距外皮的距不小于1m,記住是所有的砼柱,; 2,,避雷帶明嵌于女兒墻邊沿,而不是女兒墻中間,。
建筑防雷設計的有關問題
現(xiàn)有一6層舊樓,,原來樓頂只有一個避雷針的防雷措施。現(xiàn)業(yè)主想把大樓改為辦公樓,,按三類防雷做防雷措施,。有如下方案:1、天面裝接閃帶,,支架用膨脹螺栓固定在女兒墻上。2,、四角和側面共6條專用引下線,。3、接地極是問題,,因大樓部份外墻與民居相鄰(間隔小于0.8m),沒法在大樓四周做一個環(huán)形接地極,,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法。另外這類后補措施還要注意那些問題,,請大家給點意見,。
[size=13.3333px]建筑防雷,、接地設計與安裝,,朋友們有興趣的看看吧
首先看一下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藝流程: 接地體→接地干線→引下線暗敷→避雷帶或均壓環(huán)→支架→避雷網→避雷針 1,、防雷接地系統(tǒng)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個部分組成,。 2,、接閃器有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等,。 3、引下線敷設方式分為明設和暗設,。 4,、接地裝置分為人工接地體和自然接地體。 下面結合實例全面解析防雷施工的工藝做法,,分享給盟友參考,。 室外接地線必須為熱鍍鋅材料,接地扁鐵厚度不得小于4mm,,截面積不得小于100mm2,。
我發(fā)現(xiàn)在三級防雷措施上《民規(guī)》與《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有不一致的地方。特別是屋面避雷帶網格大小和結構柱引下線間距,,都不一樣,。是否按照兩者嚴格的執(zhí)行?
最近接了個工程,,是在海拔約600米山頂上的人防工程,,年平均雷暴日大約在80天,建筑為坡屋頂,,1:3或1:4的坡,,2~3層,長130米左右,,山頂大部為石頭,,因為以前沒接觸過這樣的,所以請大家?guī)蛶兔?,給我一點建議,,不勝感激,,不勝感激!
一類與二類區(qū)分在于是否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但是規(guī)范上并沒有做具體規(guī)定,,多大才算巨大,,完全憑各人判斷嗎?不同性格的人勢必會有不同的自我定量標準,,顯然這不行,。請問有什么規(guī)范或書上對各種現(xiàn)場有較詳細的說明與區(qū)分?另外我想問一下單獨的小型汽油存儲間,,一般只有十個平方左右,,里面只存放四、五桶汽油,,應該算幾類防雷建筑,?
我馬上要做一個球狀建筑物(超市),就像一個半球扣在地上,,直徑50米,,高25米的鋼架結構,外表面均為玻璃,,請教高手防雷和接地該怎么做法,?
防雷計算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建筑物為四合院形狀,防雷計算時,寬與長又應怎么確定呢,如果按整體長寬計算的話,計算雷擊次數(shù)會很大,到底應怎樣確定,請各位樓主計論一下
國外一建筑,建筑面積339.85平方米,;薄板鋼骨結構體系,;地上二層;瀝青瓦屋面,;室外一側十字架底距室外地面16.35m,;鋼制十字架上安裝避雷針是否可靠?引下線是否作,?請賜教,。
有一棟普通辦公樓,,建筑高度為15m,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經計算雷擊次數(shù)為0.045次/a,該建筑物要做三類防雷設計嗎?
一個工廠的二層辦公樓,,長約50米,,寬約20米,,高約8米,該地區(qū)年平均雷暴日為12.9天,,經計算年雷擊次數(shù)為0.0075次/年,,我沒有設計防雷,我依據(jù)新民規(guī)認為它不屬于三類防雷建筑,,而且該建筑物也不在空曠地方建設,。可審圖的非要讓我補充防雷設計,,大家說說審圖的意見對還是不做防雷設計對,?不過最后為了過關我還是做了防雷設計。我不是怕多畫一張圖,,也不是對審查圖紙的同志有意見,,而是我想知道誰對?對的理由是什么,?錯的理由又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gsjqqxy 于 2008-10-18 00:5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