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一個污水處理的畢業(yè)設計。深度處理是絮凝沉淀池和纖維轉盤濾池,,可是沒有找到比較具體的資料,。求這兩個的設計及計算過程。絮凝沉淀池是絮凝和沉淀聯建的,,也不太清楚應該怎么設計計算
初沉池之斜管沉淀池設計
三種沉淀池設計計算設計參數
目前污水廠升級改造常用在二沉后增加混凝沉淀+過濾工藝,,所接觸到的各設計院設計沉淀池的設計種類繁多,,有斜管斜板類,平流,、高密度等,,哪種方案更加合理,請由設計和 運行經驗的版友指點,!
平流式沉淀池工藝設計計算
大家一起學習討論
我在做一個造紙廠的污水深度處理工程,污水二級達標后需深度處理,那么我采用加藥絮凝沉淀的方法,但是在計算污泥量時,我不能確定污泥的含水率及污泥總量?請各位給小妹指點指點!謝謝!
這些天看沉淀池設計時就感覺到,,看是能用兩方法做,其實第一種一般設計人員是不會去采用的,,即肯奇理論和泰爾美什費區(qū)法,。如果這種方法在不做實驗的基礎上能用于設計就好了。
各位大俠,,本人目前正再做一份生態(tài)塘的設計,,但各個資料里都沒有沉淀-厭氧塘的設計。誰能給我一份具體的沉淀-厭氧塘的設計計算,,非常感謝,!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其中給出的一些建議參數如下:本條系根據國內污水廠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設計參數和運行情況,,作了相應規(guī)定,。1 斜板凈距(或斜管孔徑)為45~100mm,一般為80mm,,本條規(guī)定為80~100mm,;2 斜板(管)斜長一般為1.0~1.2m;3 斜板(管)傾角一般為60°,;4 斜板(管)區(qū)上部水深為0.5~0.7m,,本條規(guī)定為0.7~1.0m;5 底部緩沖層高度0.5~1.2m,,本條規(guī)定一般為1.0m,。表面水力負荷:1.2~3m3/m2•h;固體負荷小于150kg/m2•h。6.5.16 規(guī)定斜板(管)沉淀池設沖洗設施的要求,。根據國內生產實踐經驗,,斜板上和斜管內有積泥現象,為保證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穩(wěn)定運行,,本條規(guī)定應設沖洗設施,。各位覺得這些參數在設計時是否可行?平時大家在設計時所選范圍在多少,?另外想問下反沖洗強度如何確定,,反沖洗進水管如何布
最近在做一個絮凝沉淀池的設計,考慮用豎流沉淀池,,用豎流沉淀池是有導流筒的,,施工起來感覺挺麻煩的,現在我想改成用斜管沉淀,,但我在想堵塞問題問題會不會很嚴重啊,?我是個初學者,,大家不要見笑,還想弱弱的問個問題,,突然想到的,,大家有沒有見過設置了導流筒,還設置斜管沉淀的,,我是想這個效果會不會更好點,。請高手幫我分析分析,謝謝,!
本帖最后由 mx630711688 于 2015-3-12 10:09 編輯 污水處理深度處理設計,,采用機械絮凝池計算時,遇到固定擋板截留面積的計算,,總是不清楚這個怎么確定,,請求大神指點迷津!不勝感激,!
廢水站在調試中,,是鋁鎂鋅合金壓鑄及注塑產生的廢水,有脫脂,,表調,,導電化,酸蝕等廢水,。,。物化處理階段,沉淀池大量絮體上浮,可能原因有:1,,油脂類比重輕的絮體上浮,。2,聚鋁加藥量大,,產生污泥多導致上?。▌e人的觀點,我覺得可信度不高),。3,,前段時間清理MBR池把污泥抽到物化沉淀池,厭氧微生物產生的氣體附著在絮體上導致絮體上浮,,而且沉淀池確實有氣泡產生,,攪動絮體,不斷上?。ㄎ曳治龅脑颍?。4,請教大家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附圖片。
各位前輩好:剛接觸這行,,有個問題請教在AAO工藝中,,在算沉淀池的容積或有表面負荷來確定池子的容積時,是不是要把回流過去的那部分也要計算在沉淀池的進水量中,,多謝
反應沉淀池分兩組,本人設計時每組設計流量為總設計流量的一半(總設計流量為工程設計規(guī)模加自用水量),,有哥們說需要考慮一組停用的情況,,是這樣嗎?如果考慮一組停用的情況,,每組設計流量應為多少,? 謝謝
頂起來有圖紙?zhí)峁┙o大家進水口及加藥混凝區(qū)
請教一下 知道了某個工程的日處理量,,如100m3/天,是不是先根據經驗選取表面負荷,然后算出池子的表面積,,然后看是選用長方形的還是正方形的池子,,計算出池子尺寸,;池子深度分為:h1為超高、h2斜管區(qū)上部水深,、h3斜管高度,、h4斜管區(qū)底部緩沖層高度、h5污泥斗高度,,這些h都好算,,只是表面負荷是個問題!望高人指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