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后澆帶留在跨中1/3的位置,?
車庫頂板厚25cm..后澆帶處在次梁上,,次梁是400*650的..現(xiàn)在該怎么處理,?圖紙上的意思是在腰上增加加強筋..但加強筋的大小以及間距沒給說明..也不知道怎么加...誰知道這時該怎么處理?,?梁上的配筋怎么弄,??
目前很多工程都將涉及到主樓與裙房高度不一,,或是結構形式不一,,或是伐板厚度不一。主樓與裙房將涉及到沉降量不同的問題,,處理主樓與裙房沉降所帶來的問題,,可以將主樓與裙房采用不同的基礎形式,主樓采用伐板,,裙房采用獨基,?;蚴侵苯釉谥鳂桥c裙房直接設置沉降后澆帶的形式,關于后澆帶的位置基礎設計規(guī)范高層筏形基礎有明確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新規(guī)范較02規(guī)范有較大的不同,。在做結構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對此問題加以注意,,盡量減少沉降量不同對結構所帶來的影響,。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3-12-15 21:03 編輯 現(xiàn)場施工錯誤把首層的結構底板上的后澆帶位置施工錯誤了,設計上后澆帶在那梁的上面一點點,,詳情見圖,。 因為錯誤施工,把后澆帶的位置設在了那梁的位置了,。
有哪位大哥能幫幫小弟,,小弟目前在施工的一個工程,火電廠工程,,圓形煤倉,,直徑110米,基礎環(huán)梁及倉壁后澆帶不在同一位置,,能否設置在同一位置,?問了設計院,設計院說的是后澆帶是結構中的薄弱位置,,不能兩個疊放在一起,,這樣會加大后澆帶位置結構的危險性,感覺不是很靠譜,,哪位大哥能給指點下,?感覺設計院的理由有點牽強,凡事要有個依據(jù),,有人知道相關規(guī)范,?查了挺多資料的感覺都沒提到相關問題。
現(xiàn)在遇到一個地下室工程,主樓周圍在一跨內(nèi)設置沉降后澆帶,,但其中一棟樓上面緊靠著一個汽車坡道,,不知道像這樣后澆帶與坡道斜板重合設置會不會在施工出現(xiàn)困難?如果將后澆偏離坡道,就會離主樓兩跨,,感覺也不是很好,,請高手幫忙看下,此時應該如何處理?謝謝,!
本帖最后由 wuji5512 于 2014-8-5 14:41 編輯 原來的圖怎么不見了,?
向各位老大哥請教一個問題,,今晚打基礎墊層隨意斷開,沒到后澆帶位置,,影響很大吧,,這真不是我去看打灰的,是我領導,。 今晚打灰就在這里停止了,,沒到后澆帶位置,這直接多了一個施工縫,,影響很大吧
我施工的#3轉運站斜橋面兩側的35乘400的梁搭到次梁上的應該,,因為施工錯誤上面放了兩跟鋼筋,,下面放了六跟,圖紙上設計的是上下各四跟,。我這樣施工了可以不?,!我把上面在加兩跟1/3長的鋼筋彎到地梁上是不是會好些?。恳驗橹ё牟课皇芗袅Ρ容^大,!
現(xiàn)在的工程中后澆帶使用的比較頻繁,,請教一下:它起到的作用是不是就是沉降縫、抗震縫,、伸縮縫的作用,?另外,后澆帶不是要從上到下全部斷開,,如果建筑沒地下室的話,,需不需要在地梁處也斷開?
現(xiàn)在關于建筑物超長比較多,往往超規(guī)范不多的情況下,,普遍采用后澆進行處理,,上部結構梁,板,,墻多在同一位置貫通設置后澆帶,,就是在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大家做法不一有兩種一,,基礎也在上部對應位置設置后澆帶,。二,基礎不設置后澆帶,。希望大家發(fā)表自己意見,!
我看到這樣的支撐系統(tǒng),是在摸板拆除以后的,請大家指點一下,這樣做可以嗎??施工單位說是沒問題的,沒違背規(guī)范.我找了一個下午,還真沒找到哪不規(guī)范上說這樣不行的.我個人的意見是認為由于后澆帶受的剪力比較大,應該不能這么做的.而且后來的支撐系統(tǒng)再怎么好,也沒有一開始的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有遇到的話是怎么處理的?有沒有哪個規(guī)范里有說明?請指教!謝謝!
我在做一27層框支剪力墻結構,,62m長,設后澆帶時遇到麻煩上部結構設好后,,由于基礎是樁伐基礎,,樁是滿堂布置后澆帶設到樁頂了.如果躲開樁就設到上部結構的剪力墻上了.請問各位大蝦后澆帶上下不貫通可以嗎?
見圖[ 本帖最后由 zyx66668 于 2011-5-18 07:57 編輯 ]
:L梁下部砼未鑿除,、主體結構未封頂
后澆帶位置設置問題,,高規(guī)條文說明3.4.13中提到(如梁、板1/3跨度處,,連梁跨中等部位),,對于1/3跨度處怎么理解呢,是1/3跨度范圍內(nèi),,還是1/3跨度的地方開始設置呢,?請高手指點下,謝謝了 3.4.13 提高配筋率可以減小溫度和收縮裂縫的寬度,,并使其分布較均勻,,避免出現(xiàn)明顯的集中裂縫;在普通外墻設置外保溫層是減少主體結構受溫度變化影響的有效措施,。 施工后澆帶的作用在于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并不直接減少使用階段的溫度應力。所以通過后澆帶的板,、墻鋼筋宜斷開搭接,,以便兩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縮;梁主筋斷開問題較多,,可不斷開,。后澆帶應從受力影響小的部位通過(如梁,、板1/3跨度處,連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將建筑物分開為兩段即可,?;炷潦湛s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完成,一般在45d后收縮大約可以完成60%,,能更有效地限制收縮裂縫,。
怎么這么討厭啊,,別的位置不能嗎?
作為后澆帶,,按照混凝土規(guī)范,,可以加大主體伸縮縫的間距,但是規(guī)范用了“適當”這個詞,,不知道大家在應用時如何把握,,超長多少為“適當”。另外,,后澆帶是否用加補強筋,原有的鋼筋是否貫通(高規(guī)中提到此處筋采用綁扎搭接,,然而我的同事在做過的工程中都是貫通),。請高手不吝賜教。
看到在線上圖紙評論上 有人說:閥門與止回閥的順序有別 有的止回閥放在閥門前 有的又把閥門放在止回閥前 有什么區(qū)別嗎,? 似乎沒找到相關規(guī)定,!懇請賜教 謝謝,!
請教各位,看看我說的順序?qū)Σ粚Π?1、 泵出口接止回閥接閘閥接恒流閥接過濾器接流量計接電磁閥2,、 泵出口接止回閥接閘閥接過濾器接流量計接恒流閥接電磁閥這兩個接法都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