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曾工,抗震規(guī)范7.1.5條規(guī)定了房屋抗震橫墻的間距,,起間距較小,。 此條規(guī)定是否與 剛彈性或彈性房屋的橫墻間距有矛盾? 應如何理解
多層砌體房屋的橫向水平地震力主要由樓蓋傳遞,,由橫墻承擔,。在房屋中,樓蓋與縱,、橫墻共同構成了房屋的空間剛度,,房屋的空間剛度即由樓蓋的類別以及縱、橫墻的布置而定,。
抗規(guī):7.1.5房屋抗震橫墻的間距,,不應超過表7.1.5的要求:請問什么是抗震橫墻?它和一般的橫墻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有什么區(qū)別,?抗規(guī):7.1.6 房屋中砌體墻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7.1.6的要求:請問加強措施有哪些,?隨便再問什么是框支梁,? 謝謝大家回答!,!小弟萬分感謝,!
新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7.1.5規(guī)定裝配式樓蓋7度不超過11m,,我現(xiàn)在設計的屋蓋及樓蓋采用預制樓板,3層,,進深6.9m,現(xiàn)頂層端部要設置一個14.5m的大房間,。請問如果我只把這一個大房間改為現(xiàn)澆樓蓋是否滿足規(guī)范的規(guī)定(規(guī)范上說現(xiàn)澆樓蓋抗震橫墻間距的間距為15m)?局部房間現(xiàn)澆樓蓋按裝配式樓蓋考慮還是應該按現(xiàn)澆樓蓋考慮?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滿足規(guī)范的的要求,?[ 本帖最后由 gyg033 于 2011-2-16 10:15 編輯 ]
違反《抗規(guī)》強條7.1.5房屋抗震橫墻的間距怎么辦,?規(guī)范里面9度區(qū)最大橫墻間距是7m,,我的有一個房間做了7.8m,應該怎么辦啊,。:'(
砌體結構抗震承載力驗算時,,如果只記剪切變形,確定等效剛度時,,每道墻的截面面積占橫墻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時,,橫墻的面積和總面積為截面的凈面積還是軸線之間的橫墻面積啊,?感覺施老師的上挨著的兩道題,,一個用凈面積,另一道題不是,!看暈了,,請教各位大俠
如題,,二層磚混結構教學樓按8度抗震考慮,按《抗規(guī)》要求,,抗震橫墻間距必須大于11米,。如圖,走廊可加3道橫墻,,幾乎沒法用了,,甲方很不滿意。是不是,,走廊橫墻間距不按11米控制,,行嗎?哪位高手,不吝賜教,,多謝了,。
七度區(qū),建筑高度不到24米,,局部大跨度,。審圖要求抗震等級按照二級,個人認為可以把大跨度部分的抗震等級設置為二級,,其他部位都是三級,,不知道大家遇到這情況都怎么處理的?
中國現(xiàn)在的抗震計算是基于小震不倒的計算,,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要通過概念設計實現(xiàn);現(xiàn)抗震規(guī)范上設防烈度為基本設防烈度,,也就是對應著中震設防,,這兩者是不是有些矛盾呢,用中震的設防烈度,,實現(xiàn)小震的抗震設防,??求解,,我哪里理解錯了,!
請問下大家,在算底框結構2拖4時,,抗震演算如何計算啊?是磚混部分與框架部分分開算嗎?還是和在一起算?謝謝高人們解答下,,謝謝了
砌體抗震計算時在剛性樓蓋,,橫墻無洞口按橫墻剛度分配剪力,,此時的橫墻面積應該是算橫墻凈面積吧,,那施嵐青2008專業(yè)考試答題指導P444頁5.7-9的A14是不是弄錯了,他怎么按全面積???
抗震等級與場地類別有關系嗎?比如20米高框架,,7度區(qū)(0.15g),,丙類建筑,在二類場地與四類場地的抗震等級分別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 dhxin 于 2011-5-30 09:50 編輯 ]
目前手頭有一工程,,一棟建筑物框架結構,長126米,中間高兩端低,,將中間高的部分設縫分開,,兩端建筑物高度20米,中間建筑物30米,,按抗震2010,,中間的抗震等級為二級,兩端的抗震等級去多少,?是三級,,還是二級,出處在那,?謝謝各位
《高規(guī)》3.9.5明確:抗震設計的高層建筑,,當地下室頂層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時,地下一層以下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逐層降低,,但不應低于四級,。 地下兩層的高層,當地下室頂層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時,,柱,、墻的軸壓比限值地下二層是否理解為可以降低一級考慮。比如原來一級的可以降為二級,,原來三級的可以降低為四級,? 另外,當地下室頂層(比如土0.00)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時,,土0.00以下是否可不設約束邊緣構件,?如果需要設置,約束邊緣構件是否也可以按照上一問題降低一級抗震等級考慮,?
2010版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3.9.2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作了這樣的規(guī)定:“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鋼筋采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于9%”?,F(xiàn)在有一個普遍的問題,,那么上面說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僅僅只是說框架結構的梁柱和樓梯的鋼筋需要滿足這些要求,,那磚混,、剪力墻結構呢?那除了主體以外,,基礎鋼筋是否需要滿足呢,?還有就是結構板的鋼筋呢?
本帖最后由 alphalx 于 2013-4-19 08:55 編輯 抗震調整系數rRE的疑問:公式右邊除以rRE,即S≤R/rRE,,(rRE≤1.0)那不是提高了設計值S了嗎,?即:考慮抗震的情況下,結構的設計荷載反而比不考慮抗震的情況下大,!為什么,?請大家指教!≤
我這邊小院算樓梯都用pkpm下的LT模塊計算的,,但在LT模塊下樓梯好像是不抗震設計的 不怎么怎么才能實現(xiàn)樓梯本身的抗震設計,。還麻煩大俠指點,謝謝
抗規(guī)3.1.2條規(guī)定 6度時 除本規(guī)范有具體規(guī)定外,,乙丙丁類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那么問題來了,,這句“除本規(guī)范有具體規(guī)定外” 比較籠統(tǒng)。現(xiàn)在我做一個框架教學樓,,圖審提出:“6.1.15條要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同時GSSAP軟件具備結構模型中輸入樓梯的功能,,請補充好后將結構計算書重新上傳到回復系統(tǒng)中,,以便于審核,?!?這個6.1.15條算不算是規(guī)范具體規(guī)定?,? 如果是的話,,那么豈不是都需要做抗震計算,??多層建筑,,框架有樓梯的占了99%了吧,,(還沒見過6度區(qū)的普通多層會去搞剪力墻的)。,。而6度高層是一定要抗震計算的,,那么設置3.1.2條又有什么意義了呢?,?
我們浙江這里是非抗震區(qū),,以前的建筑施工中鋼筋的箍筋也采用非抗震做法。但是現(xiàn)在這幾年就一直采用抗震做法,,請問什么原因呢,? 聽說08年汶川大地震后,建設行政部門下文要求采用抗震做法,,請問是嗎,?是的話,誰有這個文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