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一個五層的框架結構,,審圖的提出要把樓梯建到整體模型中,,因為跨度大,我只能做梁式樓梯,,這個該怎么建模呢,?PKPM自動生成的LT目錄下的樓梯都是板式樓梯,求高手指點??!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7-17 09:49 編輯 在工程施工中,木工在安裝現澆整體樓梯模板時常常出錯,;主要是因為建筑施工圖上標注的尺寸和標高,,是指裝飾完工后的尺寸和標高,而在結構施工圖上則是指承重結構(不含裝飾層)的尺寸和標高,。有的圖紙上對施工中需要的一些尺寸,,例如平臺板底標高、梁底標高,、梯段板底與梯梁交線的標高等都沒有標出,,施工時需另行計算。因此,,為減少差錯,;在立模板之前,施工技術員應先給出模板放線圖,。 模板放線圖就是模板立完后的平面圖和剖面圖,,圖中應將對安裝模板有用的尺寸和標高都標出來。下面結合實例,,按施工先后順序,、介紹樓梯模板放線方法。 一,、彈豎直墨線a,,b 在樓梯梁內側墻面上彈兩條豎直墨線;a,、b,,間距為9個踏步的寬度;即300×9=2700(mm),。同樣在樓梯梁另一端墻面上,,也彈兩條豎直墨線(在剖面圖中,只能看到墨線a、b),。在立上層樓梯模板前,,均應將墨線a、b用錘球或經緯儀引至上層墻面上,,這樣可將樓梯梁上下控制在廣條
以前,,板厚為零,恒載8.0~8.5kn/㎡,,活載2.0(3.5)kn/㎡,。今天有個項目被審圖的提了要模型考慮樓梯,我試了一下,,發(fā)現PKPM建模不太好處理,。我這三跑直折樓梯根本沒有模塊。以下是我找的PKPM建模資料,,請大家看看是否合適,,如何處理。PKPM樓梯建?!督ㄖ拐鹪O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08局部修訂版)第3.6.6.1條規(guī)定“計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簡化計算與處理,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況,;計算中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條文說明中指出“考慮到樓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撐的受力狀態(tài),,對結構的整體剛度有較明顯的影響,。建議在結構計算中予以適當考慮?!睘榱诉m應新的抗震規(guī)范要求,,PKPM08版給出了計算中考慮樓梯影響的解決方案:在PMCAD的模型輸入中輸入樓梯,可在四邊形房間輸入二跑或對折的三跑,、四跑樓梯,。程序可自動將樓梯轉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結構計算即包含了樓梯構件的影響,。模型輸入退出時可由用戶選擇是否將樓梯轉化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戶選擇此項,則程序將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錄下的lt子目錄,,并自動將每一跑樓梯板和其上,、
圖集中說AT-HT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是為什么?AT-HT不是沒有設置滑動支座么,?怎么不用參與整體抗震計算,那意思就是不用pkpm建模建進去?但是我們院現在AT的也是建模建進去的,,why,??求賜教
新的抗震規(guī)范修訂中要求結構計算時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抗規(guī)修訂3.6.6條),我在一高層框剪結構中輸入樓梯,計算版本為PKPM2008(2009.3.28)的SATWE,結果梯板超筋,位移比也比不輸入樓梯時大,振型方向也改變了.總之,計算結果不理想,打算不輸入樓梯了,不知道審圖公司對此要求執(zhí)行了沒,現在大家在計算時輸入樓梯了嗎?
08《抗規(guī)》要求樓梯盡量參與整體結構計算,,而5·12汶川大地震中問題最大的就是樓梯和“強柱弱梁”的設計,,但是樓梯是不是參與了整體計算就能解決問題?也許下面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建議,。其中,,包括幾篇論文和西南院對此的研究報告。同時,,也請大家各抒己見,。[ 本帖最后由 str-boy 于 2010-5-28 23:44 編輯 ]
按新《抗規(guī)》的要求,樓梯必須參與結構的整體計算,,在PKPM的計算過程中,,特別在首層層高比較高的情況下,樓梯計算結果不太理想,,調整起來也比較麻煩,!我們本地同行都有同感,現在,,審圖公司折中了一下,,只要樓梯整體參與計算就可以啦,樓梯本身的問題不去理會,。大家說說在結構設計過程中,,關于樓梯參與計算的問題,有什么心得體會,,跟大家分享分享.
框架結構要求樓梯參與結構整體計算,。其他軟件如GS、YJK樓梯建模計算,,計算書文本總信息有注明或荷載圖能明顯看出來,。PKPM的沒法區(qū)別,每次PKPM做框架結構都會被提要求樓梯參與結構整體計算的審圖意見,。怎么解決,。
問題: 1.11G101-2圖集上說明AT~HT型樓梯均無抗震構造措施,,也不 需參與結構整體抗震計算。此說明就是說結構建模的
能省很多事!!!
筋混凝土現澆樓梯對整體結構的影響PKPM2008
http://wenku.baidu.com/view/55d529a1284ac850ad024217.html,,希望對大家有用
自抗規(guī)2010新的出來后,,明確要求在結構設計建模過程要求考慮樓梯對結構剛度的影響,,即樓梯要參與到整體計算中。 為了適應新的抗震規(guī)范要求,,PKPM08版給出了計算中考慮樓梯影響的解決方案:在PMCAD的模型輸入中輸入樓梯,,可在四邊形房間輸入二跑或對折的三跑、四跑樓梯,。程序可自動將樓梯轉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結構計算即包含了樓梯構件的影響。 模型輸入退出時可由用戶選擇是否將樓梯轉化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戶選擇此項,,則程序將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錄下的lt子目錄,并自動將每一跑樓梯板和其上,、下相連的平臺板轉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間休息平臺處增設250×500mm層間梁。二跑樓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層的框架梁,,上接中間平臺梁,,第二跑下接中間平臺梁,上接于本層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錄中的模型將不考慮模型中的樓梯布置的作用,,其計算與往常相同。而在lt子目錄下的模型中,,樓梯已轉化為折梁桿件,,該模型可由用戶進一步修改。 在lt子目錄下做SATWE等的結構計算,,此時的計算可以考慮樓梯的作用,。[
經比較,pkpm計算考慮樓梯的影響,,結構梁柱墻配筋反而減小,,位移減小,說明考慮樓梯對結構有利,。是不是我這個樓梯是在角上的原因,?
為了適應新的抗震規(guī)范要求,,PKPM08版給出了計算中考慮樓梯影響的解決方案:在PMCAD的模型輸入中輸入樓梯,可在四邊形房間輸入二跑或對折的三跑,、四跑樓梯,。程序可自動將樓梯轉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結構計算即包含了樓梯構件的影響,。 模型輸入退出時可由用戶選擇是否將樓梯轉化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戶選擇此項,,則程序將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錄下的lt子目錄,并自動將每一跑樓梯板和其上,、下相連的平臺板轉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間休息平臺處增設250×500mm層間梁。二跑樓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層的框架梁,,上接中間平臺梁,第二跑下接中間平臺梁,,上接于本層的框架梁,。原有工作子目錄中的模型將不考慮模型中的樓梯布置的作用,其計算與往常相同,。而在lt子目錄下的模型中,,樓梯已轉化為折梁桿件,該模型可由用戶進一步修改,。在lt子目錄下做SATWE等的結構計算,,此時的計算可以考慮樓梯的作用。
聽我們單位一位專業(yè)負責人說:框架結構就把樓梯建進去,,考慮對剛度的貢獻;剪力墻就不用布置,。對此,,各位大神是怎么看的。歡迎指正,。
樓梯參與抗震結構整體工作的計算分.rar
10版出來后,,大部分審圖的提出來要把樓梯建進去整體計算,但是建模時樓梯間板厚是按設計值輸入還是按0輸入,?按照設計值輸入后,,樓梯恒載是輸1.3~1.5KN/M2還是按照原來不建樓梯時的7.0~8~KN/M2輸入?程序在計算樓梯恒載時能否自動考慮樓梯板的厚度產生的重量,?求解答,? 答案:(1)首先關于樓梯間樓板厚度有兩處修改方法,一種是通過PMCAD樓層定義中的修改板厚工具,,另一種是通過樓梯布置模塊中樓板厚度定義對話框,。 (2)整體模型中建立了樓梯,在進行分析時必須,,首先進入本工程LT子目錄,,通過PMCAD樓層定義中的修改板厚工具,,將樓梯間樓板厚度改為0。 (3)有關樓梯荷載輸入 恒載:當通過樓梯布置模塊中樓板厚度定義對話框,,定義了樓梯板厚度后,,樓梯及休息平臺的自重程序會自動計算,如果有其它荷載(踏步,、如面層抹灰,、欄桿等),需要用戶定值輸入,。 活載:查《荷載規(guī)范》后輸入,。 (4)傳力方式:樓梯斜板、休息平臺按梁方式傳導到兩端結點,,結點上如有層間梁,、梯柱,則會先傳到層間梁,、梯柱上,,再住下傳導。 (5)整體模型中建立
本帖最后由 小_李_飛_刀 于 2014-1-14 21:09 編輯 不知道怎么回事,,帖子上的文章編輯不好,,有的字大有的字小。 抗規(guī)3.6.6條第1款中提到了計算中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但在實際工程中是否考慮樓梯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