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書
0.1.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除應根據設計狀況進行承載力計算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外,,尚應對施工階段進行驗算,。 10.1.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應計入預應力作用效應,;對超靜定結構,,相應的次彎矩,、次剪力及次軸力等應參與組合計算,。 對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當預應力作用效應對結構有利時,預應力作用分項系數γp應取1.0,,不利時γp應取1.2,;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上傳一本書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林同炎著) 吐血part1
誰施工過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能推薦一些好的相關文章嗎?,能提供一些規(guī)范嗎?例如: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92,和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JG161-2004......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計算
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正截面極限強度分析
本帖最后由 如魚得水2008 于 2017-3-22 16:04 編輯
一,、預應力鋼結構的誕生及其特點國際預應力鋼結構是在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經濟復蘇困難條件下誕生的,。1953年,,在比利時布魯賽爾機場建成的雙跨機庫大門桁架采用預應力后,顯著節(jié)約了鋼材12%,,降低了造價,。國內預應力鋼結構始于建國初期,首個工程是1958年建成的大同煤礦輸煤鋼棧橋,,采用了一對預應力平面鋼桁架,,節(jié)省了20%的鋼材。初期預應力鋼結構是在普通鋼結構基礎上衍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但是,,隨著現代公共建筑大型空間的需要,人們對建筑造型和建筑的跨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形笨重,、用鋼量大的傳統(tǒng)鋼結構難以滿足人們對建筑輕盈、優(yōu)美,、節(jié)材,、經濟的更高要求。于是,,預應力鋼結構逐漸發(fā)展成為獨立的學科,,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了優(yōu)美的體系,。隨著預應力鋼結構理論和設計方法研究的深入、結構體系和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高性能纜索和鋼拉桿的產生,,預應力鋼結構已經從初期的平面簡支預應力鋼結構,發(fā)展到大跨度預應力空間鋼結構和高層鋼結構,,誕生了一批體育場館,、機場航站樓、展覽中心,、高鐵火車站,、電視中心等大跨度預應力鋼結構和大空間高層預應力鋼結構。奧運會和
一,、優(yōu)點1,、抗裂性好,剛度大,。由于對構件施加預應力,,大大推遲了裂縫的出現,,在使用荷載作用下,構件可不出現裂縫,,或使裂縫推遲出現,,所以提高了構件的剛度,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
本帖最后由 w7651388981 于 2013-11-26 15:10 編輯 摘要:預應力混凝士不僅較為廣泛地應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而且已應用到礦井支架、海港碼頭,、造船等方面,,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與普通混凝土構件相比,除了能提高構件的抗裂度和剛度外,,還具有能增加構件的耐久性,,節(jié)約材料,減少自重等優(yōu)點,。筆者介紹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發(fā)展現狀及特點,,提出了結構混凝土的問題與發(fā)展趨勢,并分析混凝土預應力技術對策,。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施工
關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施工圖中,,除了一般的常規(guī)要求還有什么要求嗎,?在施工圖中圖中要畫哪些個詳圖?另外圖中應該注明什么???哪位仁兄有一套預應力施工圖啊,?謝謝了?。?/p>
我們知道,,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混凝土結構學科重要的分支,,也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結構技術措施之一,因此,,本人提議增加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論壇,,為廣大結構技術人員學習,交流和進步的平臺,!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裂縫分析
推薦給各位一個預應力施工質量控制的資料,。
1)砌體結構:有快體和砂漿砌筑而成的墻、柱作為建筑物主要受力構件的結構,。磚砌體,、砌快砌體和石砌體結構的統(tǒng)稱。[依據《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210--2001] 2)混凝土結構:以混凝土為制成的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69] 3)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結構:是指在所有框架梁中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梁,,有時也在上層柱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的框架結構,。預應力混凝土板柱結構是指由水平構件為預應力混凝土板和豎向構件為柱所組成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現代橋梁預應力結構
1前言 科學發(fā)展日新月異,人們對材料的充分利用及耐久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然提高了混凝土抗拉強度,但仍存在著開裂等問題,。而采用高性能材料、現代設計理論和先進施工工藝設計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此結構不僅具有跨度大,、受力性能好、耐久性高,、輕巧美觀等優(yōu)點,而且較為經濟節(jié)能,。因此,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高層、大跨度及大空間,、重載,、特種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結構型式之一[1]。 2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國內外發(fā)展情況 美國工程師杰克遜(P.H.Jackson)和德國的道克林(C.E.W.Dochring)先后于1856年和1888年將預應力技術應用于混凝土結構,,由于采用低強度鋼筋產生的有效預應力與錨固損失和混凝土收縮徐變產生的損失幾乎相等,這次應用并不成功[2],。1908年,美國的斯坦納(C.R.Steiner)提出收縮徐變發(fā)生后,再張拉預應力筋;美國的狄爾(R. E.Dill)采用帶有涂層的預應力筋來避免混凝土與預應力筋間的粘結,因未解決根
本帖最后由 cdblql 于 2013-7-24 14:15 編輯 文件格式: PDF文件大?。?1.5 M
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專題,,為您提供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