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下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藝流程: 接地體→接地干線→引下線暗敷→避雷帶或均壓環(huán)→支架→避雷網(wǎng)→避雷針 1,、防雷接地系統(tǒng)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個部分
首先看一下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藝流程: 接地體→接地干線→引下線暗敷→避雷帶或均壓環(huán)→支架→避雷網(wǎng)→避雷針 1、防雷接地系統(tǒng)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體三個部分組成。 2,、接閃器有避雷針,、避雷網(wǎng)、避雷帶等,。 3,、引下線敷設方式分為明設和暗設,。 4、接地裝置分為人工接地體和自然接地體,。 下面結合實例全面解析防雷施工的工藝做法,,分享給盟友參考。 室外接地線必須為熱鍍鋅材料,,接地扁鐵厚度不得小于4mm,,截面積不得小于100mm2。
普通辦公樓,,136m x 45m x 24m. 計算年雷擊次數(shù)為0.1045總面積約1萬5千平米其中三層 有兩個350平米的300人會議廳,,是否就應考慮為人員密集場所?
由于自然災害的增多,,尤其通信部門,,非常有必要安裝防雷裝置,下面就介紹了防雷工程的方法 關鍵詞:通信 防雷接地 注意方法 步驟 一,、移動通信站的交流供電系統(tǒng)的防雷與接地一般要求 1,、移動通信站的交流供電系統(tǒng)應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方式。 2,、移動通信站宜設置專用電力變壓器,,電力線宜采用具有金屬護套或絕緣護套電纜穿鋼管埋地引入移動通信站,電力電纜金屬護套或鋼管兩端應就近可靠接地,。 3,、當電力變壓器設在站外時,對于地處年雷暴日大于20天,、大地電阻率大于100Ω·m,,電力線應在避雷線的25°角保護范圍內(nèi),避雷線(除終端桿處)應每桿作一次接地,,如圖所示,。 為確保安全,宜在避雷線終端桿的前一桿上,,增裝一組氧化鋅避雷器,。若已建站的架空高壓電力線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線有困難時,可在架空高壓電力線路終端桿﹑終端桿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桿上各增設一組氧化鋅避雷器,,同時在第三桿或第四桿增設一組高壓保險絲,。避雷線與避雷器的接地體宜設計成輻射形或環(huán)形。 4,、當電力變壓器
一,、項目概況 1、該辦公樓地處加格達奇,,依據(jù)加格達奇雷暴圖來看屬于高發(fā)雷暴區(qū),。該樓設計6層,,樓頂有多樣復雜金屬物(如水箱、太陽能,、衛(wèi)星天線等物),,很容易造成嚴重雷擊。僅有簡單的避雷網(wǎng)帶無法對其覆蓋保護,,為了工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建議加裝防雷設施。 2,、計算機中心是現(xiàn)有辦公系統(tǒng)不可缺少的部份,,信息機房系統(tǒng)設備眾多,有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視信號系統(tǒng),,網(wǎng)絡、通星,、電信系統(tǒng)及電源系統(tǒng),,為了中心機房能正常工作,保證設備及人員安全。
我在做一個IDC低壓配電工程,,是這樣的:建筑物有28層,,我們設計采用三相四線制,三相材料采用3根銅排從1層到28層,,3個銅排沿3個獨立匯流槽引上,匯流槽與大樓接地網(wǎng)連接,,問題是匯流槽全長有130多米,,只有末端一層與大樓接地網(wǎng)接地,是不是應該每隔一段距離就接一次地,,以免遭受雷擊的時候殘余電壓能夠迅速泄放,。請大家發(fā)表一下看法,我應該怎么做比較合理,,避免出現(xiàn)問題,!
陜02D12 防雷與接地工程
◆◆ 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圖 ◆◆ 一、施工說明 (1)避雷帶,、引下線均采用25×4的扁鋼,,需鍍鋅或做防腐處理。(2)引下線在地面上1.7 m至地面下0.3 m一段,,用50 mm硬塑料管保護,。(3)本工程采用25×4扁鋼做水平接地體,繞建筑物一周埋設,,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施工后達不到要求時,,可增設接地極。(4)施工采用國家標準圖集D562,,
05D10_防雷接地工程與等電位聯(lián)結
變電所防雷保護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由3個子系統(tǒng)即三道防線組成: 第一道防線,即第三子系統(tǒng)期望將侵入變電所的雷電波降低到電氣裝置絕緣強度允許值以內(nèi),。我國主要是采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MOA),,西方國家除用MOA外,還在所有電氣裝置上安裝空氣間隙,,在MOA失效后空氣間隙可作為后備保護,。 第二道防線,即第一子系統(tǒng)的作用是防止雷直擊變電所電力設備,。 雷擊是無法阻止的,,只能通過攔截導引改變其入地路徑。好的設計和建設,,能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遺留下來的具有較長歷史年代的寺,、廟、殿,、樓,、塔等建筑,它是研究古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的歷史資料,也是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瑰寶,。由于古建筑多為木結構,,火災荷載較大,一旦遭雷擊起火,,火勢易蔓延,,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而我國現(xiàn)存古建筑的防雷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防雷引下線少,,不易采取均衡電位措施,沒有防球雷措施等,。因此陜西偉信防雷公司介紹幾種常見的防雷技術,,希望對古建筑防雷工作有所啟示。 一,、關于古建筑物防雷類別的確定 目前普遍將國家防雷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2000版)作為新、改,、擴建建筑物防雷標準執(zhí)行,。如何根據(jù)古建筑物的特殊結構和對防雷的要求,,將古建筑物防雷標準納入到GB50057-94之中,確定古建筑物防雷類別,,是做好古建筑防雷工程設計,、施工的基礎。 按G
某工程防雷接地安裝施工方案
建筑防雷接地工程工藝流程:
知識點:文物建筑防雷技術
工程防雷電知識二十問答(轉帖) 一,、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答: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現(xiàn)象,產(chǎn)生于積雨中,,積雨云在形成過程中,,某些云團帶正電荷,某些云團帶負電荷,。它們對大地的靜電感應,,使地面或建(構)筑物表面產(chǎn)生異性電荷,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不同電荷云團之間,,或云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一般為25-30KV/cm),開始游離放電,,我們稱之為"先導放電",。云對地的先導放電是云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fā)展的,,當?shù)竭_地面時(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輸電線等),,便會產(chǎn)生由地面向云團的逆導主放電,。在主放電階段里,由于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xiàn)很大的雷電流(一般為幾十千安至幾百千安),,并隨之發(fā)生強烈的閃電和巨響,這就形成雷電,。 二,、什么叫跨步電壓? 答:跨步電壓是雷電擊中地面物,,雷電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開,,由于土壤電阻率有一定分布,,雷電流在地面上各點間就出現(xiàn)電位降,靠近雷擊點,,電流密度越大,,電位降也就越大。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雷點附近,,在兩腳間的電位降可使雷電流通過兩腳和軀干的下部,,人就會被擊傷。這兩腳間的電位降叫"跨步電壓",。 <
該文件是PDF格式,。
山東省防雷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管理辦法 2008年山東省防雷工程專業(yè)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公告 依據(jù)《山東省防雷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山東氣象學會定于11月10日舉行2008年山東省防雷工程專業(yè)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現(xiàn)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報名時間:10月23-24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5:00,逾期不予辦理,。 二、報名地點:山東氣象學會秘書處 地 址:濟南市無影山路12號(山東省氣象局辦公樓四樓) 聯(lián)系電話:0531-85933298 0531-85952517 三,、考試時間: 11月10日上午 9:00-11:00 設計資格 下午 2:00- 4:00 施工資格 四,、考試地點:濟南軍區(qū)聯(lián)勤賓館 地 址:濟南市英雄山路38號 乘車路線:火車站乘3路或43路公交車,到市政府站換乘4路或35路公交車,,到二七新村站下車,對面即是,。 總臺電話:
以前收藏的一個小程序,比較有用,,拋磚引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