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廠處理造紙廢水,,剩余活性污泥采用連續(xù)排放形式,MLSS在10000左右,量比較大,,起初我們排入初沉池前面的反應池,但后來造成初沉池污泥難以沉降,,脫水效果差,,部分污泥隨出水進入后續(xù)系統(tǒng),,影響處理,請問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解決剩余污泥的處理,。
我想請教一下大家: 我公司廢水預處理采用的是鐵碳,,生化處理用的A3/O,但是目前生化處理中COD在200~300之間,,偶爾到500多,,氨氮也比較高差不多300左右,揮發(fā)酚在100mg/L左右,,我們的設計處理水量是120m3/h,,但是現(xiàn)在就是和新鮮水對著開,比列1:4(全部25m3/h),。因為之間改造的,,造成原來的活性污泥大量流失,現(xiàn)在是邊培養(yǎng)邊馴化,,定期向池里加城市污泥,。原來改造前的SV有50左右,改造后運行了兩個月了,,SV只有1~2之間,。 現(xiàn)在就是一直向池里曝氣,DO有時候會到6~7mg/L之間,,怎樣可以在短時間里提高污泥沉降比,?
活性污泥老化是指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微生物群體的生理年齡增大,導致處理效率下降的現(xiàn)象,。老化的活性污泥處理能力減弱,,難以降解新的有機物,會影響污水處理效果,。 1)初始階段做沉降比時上清液開始渾濁,,有細碎污泥懸浮,難沉降,,慢慢二沉池會有浮渣和浮泥出現(xiàn),。 在活性污泥處理過程中,初始階段沉降比(SV)上清液開始出現(xiàn)渾濁,,這說明污泥的絮凝性已經(jīng)開始下降,,污泥結(jié)構(gòu)松散,不能很好地沉降,。上清液中有細碎的污泥懸浮,,這表明污泥的絮體已經(jīng)破碎,可能是由于污泥老化導致的微生物活性下降,,無法有效維持污泥結(jié)構(gòu),。
嘿嘿 ppt得 大家可以看看
傳統(tǒng)上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主要是物理化學法,,如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化學沉淀法,、膜分離法、氧化還原法等,,但這些方法都具有二次污染嚴重,,處理成本高等問題。近年來人們開始為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尋找新的方法,。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活性污泥法不宜用來處理重金屬廢水,,因為重金屬廢水中有機物質(zhì)較少,而且重金屬對污泥中的微生物有很強的毒害作用,。但近年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通過改造現(xiàn)行的活性污泥法可以處理重金屬廢水[1-2]?;钚晕勰喾ㄌ幚碇亟饘購U水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細菌,、原生動物等微生物與懸浮物質(zhì)、膠體物質(zhì)混雜形成的具有很強吸附分解能力的污泥顆粒來完成的,。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污泥對重金屬吸附能力以及活性污泥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機理等方面,。本文旨在通過對活性污泥處理重金屬廢水的工藝現(xiàn)狀及其機理的分析,提出一些能提高活性污泥處理能力的切實可行的途徑,,為該方法的進一步研究和推廣應用提供參考,。1 不同類型活性污泥的處理效果 活性污泥可分為厭氧污泥和好氧污泥。好氧污泥主要利用生物絮凝和細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吸附—螯合重金屬,,因為好氧污泥含有的胞外聚合物和所帶負電荷均高于厭氧污泥,,所以好氧污泥比厭氧污泥更易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及其他原生動物對水中酚等物質(zhì)進行吸附和氧化分解,把有害物質(zhì)轉(zhuǎn)變?yōu)榉€(wěn)定的無害物質(zhì),。其優(yōu)點是設備簡單,,處理效果好,,受氣候條件影響小等;缺點是預處理要求高,,運行開支較大。采用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處理酚濃度為1050mg/L的廢水,,總曝氣時間設定為6h,,酚去除率可達80%以上,且對COD以及氨氮保持較高的去除率,。采用SBR工藝處理100~1000mg/L含酚廢水時,,將SBR分為填充、反應,、處理和再生4個階段,,并分別考察了在填充階段進行曝氣和不曝氣兩種情況,,發(fā)現(xiàn)曝氣系統(tǒng)降解酚的反應時間少于不曝氣系統(tǒng),且效果更好,。以活性污泥法為基礎(chǔ)的改進生物法為提高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改良工藝的應用是近年來生物處理技術(sh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之一。例如,,添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法(PACT工藝),;在普通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即PAC-SBR工藝;利用形成生物鐵絮凝體的生物鐵法以及近年來開發(fā)的膜分離活性污泥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200 mg/L; 化學需氧量(COD)≦2000mg/L,;懸浮物(SS)≦1500mg/L,;pH:6~9;水量為17000m3/d,。處理后的水質(zhì)最高濃度要求:五日生化需氧量(BOD)≦20mg/L,; 化學需氧量(COD)≦60mg/L;懸浮物(SS)≦50mg/L,;pH:6~8,。
處理印染廢水的活性污泥怎么沒有菌膠團,?
1.在初沉池合并 該種合并形式系指將剩余活性污泥排入初沉池配水渠道,與污水混合,,然后與污水中的SS在初沉池一起沉淀下來,,形成混合污泥?;旌衔勰噙M入污泥處理系統(tǒng)進行處理,。。 該種流程最初出現(xiàn)于日本,,其本意是利用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能提高初沉池對SS的沉淀效率,。但很多處理廠發(fā)現(xiàn),該流程夏季極易導致初沉池污泥上浮,。目前,,日本很多采用該種流程的處理廠已經(jīng)或正在進行改造,使剩余活性污泥不進入初沉池,。 當二級處理采用生物除磷工藝(A/O或A2/0)時,,該種流程明顯不合理。因剩余污泥中的磷將全部在初沉池釋放到污水中,,使除磷效率降至最低,。當采用AB工藝時,,不允許采用該種流程,因為AB工藝要求A,、B兩級的污泥要完全分開,。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處理廠采用氧化溝等不設初沉池的工藝,自然也就不存在這種合并方式,。 2.在濃縮池合并 一些處理廠將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活性污泥排人同一濃縮池進行濃縮,;也有一些處理 廠在濃縮池前設一混合池,剩余污泥和初沉污泥在混合池充分混合以后,,再進入濃縮池進行濃縮,。該種合并
傳統(tǒng)電鍍廢水多采用序批式氧化還原法,,但運行費用較高,有文獻推出膜法,、電解法等,。但在工程實際中沒有推廣!到是化學法+活性污泥法現(xiàn)在比較流行,,已廣泛運用在各電鍍工業(yè)圓廢水處理,。且運行穩(wěn)定,費用低,。希望作過這類工程的大蝦無私提供一些資料,,也希望大家對這個話題進行討論。
活性污泥運行方式BOD-SS負荷[kgBOD5/kgMLVSS•d]BOS-容積負荷[kgBOD5/(m3•d)]生物固體停留時間(污泥齡)(d)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g/L)污泥回流比(%)曝氣時間(h)MLSSMLVSS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0.2-0.40.3-0.65-151500-30001200-24000.25-0.504-8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0.2-0.40.6-1.05-152000-35001600-28000.25-0.753-5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0.2-0.61.0-1.25-15吸附池1000-3000再生池4000-10000吸附池800-2400再生池3200-80000.25-
活性污組成
如何評價活性污泥的性能
關(guān)于活性污泥的知識匯總
本人現(xiàn)在在調(diào)試一個日處理量一萬噸的制藥廢水.由于1個月前出了事故,造成sbr池被破壞.現(xiàn)在感覺活性污泥沉降效果非常差,不知道是因為曝氣時間過多,還是養(yǎng)分不足?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小弟由于沒什么實踐經(jīng)驗,希望大家能夠給點建議 謝謝(鏡檢我分析過一些)
本人正在處理一個小量廢水,,COD為800,,主要污染物為苯系物,運行幾天,,聞到有臭味,,可能是厭氧了,,并且水呈深褐色,。從中取了一點,發(fā)現(xiàn)PH為9,,隨意在水樣中加了一點醋酸,,另外曝氣,,發(fā)現(xiàn)很快變清了。問:1,、是否是厭氧了,,如何處理?能否采用加大曝氣,,不加入廢水,。把厭氧菌清除的方法。2,、為什么加入醋酸會變色望各位高手賜教
處理活性污泥
處理活性污泥專題,,為您提供處理活性污泥相關(guān)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處理活性污泥 相關(guān)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處理活性污泥相關(guān)內(nèi)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guān)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guān)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