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型式:3#樓為筏板基礎,,基礎持力層為粘土質卵石層3層,,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a=300kPa(稍密),。筏板厚度1.5m,,核心筒及個別柱下筏板局部加厚至1.7m,。筏板基礎結構表面標高-2.6米至-3.9米。
1.1鋼筋工程 1.1.1,、作業(yè)條件 1)鋼筋綁扎前,,核對鋼筋加工料表是否正確,并檢查有無銹蝕現(xiàn)象,,除銹后再運至綁扎部位,。 1.2模板工程 1.2.1、作業(yè)條件 1)外墻高出300mm部分模板采用竹膠板拼裝,,拼裝完畢后進行編號,,并涂刷水質脫
一、工程概況: 地下室底板設計為片筏基礎,,板厚350cm,,梁板高1000mm,底板長57.90m,,寬36.90m,混凝土合計960立方米,,設計要求要在6G/2F軸間設置一條后澆帶,將底板分為兩段施工,,8F-6G段,,底板混凝土量為490立方米
復雜筏板基礎鋼筋設置(鋼筋計算按照03G計算),下面這個筏板基礎是相當復雜的,下面講講其鋼筋處理
本資料為筏板基礎設計的概念及方法,,筏板基礎不僅能減少地基土的單位面積壓力,、提高地基承載力,還能增強基礎的整體剛性,,調整不均勻沉降,,故在多層和高層建筑中唄廣泛采用。
①筏板部分一般為上下兩層鋼筋網(wǎng),下層鋼筋網(wǎng)片放在最下面,,基礎梁的整個鋼筋(箍筋及縱筋)放在下層鋼筋網(wǎng)片的上面
1 筏板基礎埋深及承載力的確定 2 天然筏板基礎的變形計算 3 筏板基礎的結構設計 4 筏板基礎抗浮錨桿的設置 5 裙房基礎的設計
筏板基礎設計分析研究 內容包括; 筏板基礎埋深及承載力的確定 天然筏板基礎的變形計算 筏板基礎的結構設計 筏板基礎抗浮錨桿的設置 裙房基礎的設計 共10頁,。
本方案為筏板基礎專項施工方案,在筏板墊層施工完畢后,,按設計圖軸線間關系進行軸線的測放工作,,彈出墻、柱的中心線和邊框控制線,,并用紅色油漆進行標注,,以利于墻、柱鋼筋和模板施工,。
本資料為筏板基礎配筋施工圖講解,,共39頁,。 簡介:簡單型的筏基配筋施工圖表示圖面簡潔,但沒有詳細的鋼筋位置,。詳細型的筏基配筋施工圖表示以相同定位網(wǎng)線為一組,,圖面會有較多的鋼筋線,但有詳細的鋼筋位置,。
1–本軟件為全網(wǎng)最強的筏板基礎底板沖切、剪切計算軟件,。 2–本軟件是經(jīng)過精心篩選整理后的建筑結構設計自動計算軟件,。 3–公式不會用,設計資料不全沒耐心看,,這份軟件解救你們,。 4–設計選型時,查手冊,、查公式,、查百度、一會就暈了,,有軟件就不用頭
測量定位放線→墊層施工→測量定位放線→筏板基礎鋼筋綁扎→筏板基礎側模安裝→柱插筋→驗收→筏板基礎混凝土澆注→混凝土養(yǎng)護
鋼筋采購:鋼筋采購應嚴格對供方考核和提出供貨要求,,特別是在用于縱向受力鋼筋的部位,其鋼筋在滿足有關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還應滿足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關于抗震結構的力學性要求,。
1、增大咬合力的措施 1.對舊混凝土界面進行嚴格清理,,原有面層均應去除,。鑿去松石子、鑿成凸凹面,。舊混凝土的風化,、變質、蜂窩,、麻面和酥松部分必須除去,。經(jīng)過表面的機械處理后,必須用壓力水將碎屑、粉末徹底沖洗干凈,。
分析了工程設計軟件 PKPM 在計算筏板基礎內力存在的集中問題, 提出了修正方法, 該法與有限元分析軟件 ANSYS進行比較, 符合較好,可以作為實際筏板基礎配筋計算的參考,。
本文針對多高層建筑筏板基礎設計中常見的地基承載力取值,地基穩(wěn)定性驗算,,沉降計算,,法辦結構設計,,抗浮力設計等進行了全面闡述,,并結合實際工程實例作進一步的探討,以供參考,。
基礎放線位置檢查已滿足圖紙設計要求,框架柱,、外墻用顏色醒目的油漆(如白色油漆)將位置標記清楚,。
本工程位于唐山市華巖路與新華道交口東北角。東臨既有建筑華聯(lián)商廈,,西臨華巖路,,北臨既有建筑中國人民銀行唐山分行,南臨新西道,。
介紹某花園工程筏板基礎設計中的板底最大彎矩和梁,、板內力的分析和計算方法,為該基礎結構設計和粱板配筋提供依據(jù),。
平板基礎是高層建筑中最常用的基礎型式之一,,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設計按簡化法計算筏板厚度,,使得板厚較大,筏基存在“過剩功能”,。本文通過具體工程案例對筏基功能進行分析,,希望能有更好的設計方法和減少其過剩功能,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價值,。
在筏板基礎設計中,由于采用的計算模型或簡化方法不同,不同軟件或同種軟件不同假定的計算結果存在較大差 異,設計可能采用不合理的模型或假定。筏板的沉降以及差異沉降作為設計控制的關鍵指標,尤其需要合理地選擇計算假 定,。本文以某實際工程為研究對象,
天然筏板基礎屬于補償性基礎, 因此地基的確定有兩種方法. 一是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的直接確定法. 它是根據(jù)地基承載力標準值按照有關規(guī)范通過深度和寬度的修正得到承載力設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