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一些預應力,、箱梁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1.對于集束的鋼絞線束,,是否允許安裝錨板后,,對鋼絞線進行逐根張拉,,如果允許,,對于預應力筋的張拉應注意什么。2.張拉力設計值,,如何換算成油表壓力,。3.如何對波紋管在張拉前進行檢查是否有堵塞。4.灌漿如果不摻外加劑是否可行,。
由于混凝土蝸殼周圍的應力普遍超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必須配適量的鋼筋,以防止混凝土的開裂,。通過對蝸殼周圍的應力分析,,左側墻體和蝸殼頂部是配筋的重點部位,其它部位僅結構力配筋即可,。蝸殼部位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依據(jù)《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附錄H《非桿件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配筋計算原則》,進行應力配筋,。根據(jù)應力分布圖,,對應力進行積分,乘以單位寬度,,得到截面總拉力,,按軸向受拉截面進行配筋,最終結果如下圖1,、圖2所示,。受力鋼筋(直筋)據(jù)應力圖分析,左岸墻體內(nèi)外兩側豎向及蝸殼頂部上下兩側,,均需配雙排Ф36的鋼筋,,右側墻體跨度略小,且蝸殼尾部混凝土體積較大,,豎向配單排間距25cm的Ф30的鋼筋即可,。左右岸墻體內(nèi)外兩側水平順河向需配單排間距25cmФ22的鋼筋。尾水管上部突入蝸殼上部的錐管段應力不是太大,,三個分向應力σr,、σθ,、σZ分別為0.69Mpa、0.85Mpa,、0.62Mpa,,需進行結構配筋,且其與上部固定導葉連接處,,導葉傳來的力很大,,可能引起較嚴重的應力集中,宜加大配筋量,。導葉與蝸殼頂部的混凝土連接部,,亦需加大配筋量。配筋依據(jù)的應力圖主要來
這是一個彈性損傷本構關系,,加載時,先是直線上升,,然后出現(xiàn)軟化,,最后剩下殘余強度。無論在折線哪一段卸載,,均是卸載到0點,,沒有殘余應變,再加載時,,仍然直線到折線那一點,。請問各位大俠,這個本構關系在ansys中怎么表示???謝謝了。
我現(xiàn)在正在看水力學,,其中關于切力,,書上說切應力和切力成對出現(xiàn),數(shù)值相等,,大小相反,。這里的數(shù)值相等是指單位面積內(nèi)吧,是說相互接觸的層面的點上,,切應力與切力數(shù)值相等。那樣的話,,切應力什么時候用,?切力什么時候用,?還是理解上出錯了。請各位幫忙解惑一下,,謝謝了先,。
混凝土在雙向應力下強度圖,看不懂,,誰能講解下
第一次準備復習專業(yè)考試,,在看蘭書,,發(fā)現(xiàn)沒有提到預應力的彎、拉,、剪計算,。只是第十章有那么一點點東西?;蛘哒f主要在橋梁部分考么,??想請教一下大家,,預應力計算這部分一般都怎么考?。?/p>
本帖最后由 feesher 于 2016-7-1 14:26 編輯 以11年一級真題第23題舉例來說,,為什么這里求剪應力不用VS/It,?同時,梁翼緣處的焊縫,,對于剪力V來說,,到底算是側面角焊縫還是正面角焊縫?按作用力與焊縫方向的關系,,是不是應該是正面角焊縫,?
本人是才鳥,,想設計預應力箱形梁,凈跨為23.0m,,哪個高手能幫助下啊,,給我點圖紙借鑒啊,謝謝大蝦了啊,。
由于樁基施工單位未能將樁打入設計標高,,使得部分樁基高出設計標高大約300mm,經(jīng)復算截掉部分樁后承載力能滿足要求,,可是卻查不到預應力管樁截樁的說明和處理方法以及大樣圖,,還請各位能給予幫助。
預應力T梁橋新規(guī)范在鋼束的估算和布置時是怎么做的???采用舊規(guī)范時有個與荷載有關的經(jīng)驗系數(shù)C,在哪能查到呀,?新規(guī)范公路1級得怎么?。恐x謝??!
搞工藝計不會應力分析很危險,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計算經(jīng)驗,大家有想法的來討論,話題自供.不要相信書本,不同項目每次計算都不太一樣.我用CAESAR2.
怎樣防止焊接應力與變形.part1
有哪位高手在設計管道時進行過應力驗算?請指教如何進行驗算,?尤其是力矩的計算如何進行,?按照SDGJ6-90式6.0.5-1 Mj=(Mxj^2+Myj^2+Mzj^2)^0.5 N.mm式中的力矩Mx、My,、Mz分別是如何計算呢,?它們的力和矩該如何取舍?
最近接觸到一個120mX80m樓蓋,,8x8m柱網(wǎng),,框架結構,想不做伸縮縫,;不做預應力,。請教各位大俠,有什么好的建議,?先謝謝了,!
遇到這么個問題,打預制樁半徑20米就有建筑了,,質(zhì)檢站不讓打,,要結構出方案解決。本人水平有限,不知道哪位大蝦做過相關工程,,或是傳副圖參考下,。我原來的想法是打兩排水泥攪拌樁,中間設個縫,,被否決了,效果不大,,老總提出設孔,,我實在不知道要多大,間距多少,。沒有相關資料,,也無從計算,望指教,!謝謝,!
技術前沿——有關緩粘結預應力的一些文章,文章內(nèi)容見附件
abaqus中的彈性損傷和連續(xù)塑性模型,由積分點的現(xiàn)時塑性應變決定損傷變量的增量大小,,進而修正彈性剛度矩陣,。而損傷變量的變化導致的彈性矩陣的“衰減”又影響到應力向量的調(diào)整,若某一迭代步的某一積分點的試算應力向量為由屈服面向內(nèi)的卸載,,則本積分點塑性應變在本迭代步內(nèi)不變化,,為模擬剛度恢復,會對損傷變量進行修正,,進而影響彈性矩陣(D),,模擬剛度恢復。至于程序選擇受拉單軸數(shù)據(jù)還是受壓單軸材料數(shù)據(jù),,會根據(jù)積分點試算應力在屈服面上所屬的區(qū)域進行判斷,。abaqus混凝土損傷模型采用非關聯(lián)流動,塑性應變增量的計算采用區(qū)別于屈服函數(shù)的塑性勢進行調(diào)整,。往復載荷作用下,,采用塑性損傷的優(yōu)勢就是每一點的應力調(diào)整過程和彈性矩陣的變化相互影響,存在剛度恢復的特征,,這樣的話,,采用小的增量步不會造成應力狀態(tài)的急劇變化。這一點好于彌散裂紋模型,,彌散裂紋模型當積分點趨之若鶩的接近開裂或壓碎狀態(tài)時,,剛度矩陣變化劇烈,從而導致系統(tǒng)內(nèi)力的變化很大,不利于達到收斂判據(jù)(即外力和內(nèi)力的殘差范數(shù)),。只接觸過土的損傷,,土的損傷采用損傷向量通過獨立的損傷勢函數(shù)進行調(diào)整,abaqus中計算混凝土的損傷,,我是猜測的,。有不對處,懇請大
現(xiàn)在在計算一個雙曲拱壩的應力 遇到這個問題 大家指點下 溫度荷載具體對雙曲拱壩應力的影響,?溫降的時候 上游面是拉應力 下游是壓應力對嗎,? 溫升的時候 上游是壓應力,下游好似壓應力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