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甘肅 6.2 級地震,,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最近網(wǎng)上都在討論為什么這次 <
關于地震等級與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的計算(匯總)烈度和震級 1、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 M=0.58I+1.5 2,、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難釋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級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級-3.49lg震中距注:M-震級 I-震中烈度
本帖最后由 asd198774 于 2013-10-22 10:50 編輯 防空地下室設計地震設防烈度怎么取值,?,??求有經(jīng)驗的解答;P風荷載呢,?,??
《抗規(guī)》計算的是多遇地震作用,,《分類標準》要確定設防烈度地震作用?,?有矛盾嗎,?
烈度和震級 1、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 M=0.58I+1.5 2,、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難釋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級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級-3.49lg震中距注:M-震級 I-震中烈度
本帖最后由 yoyo10828 于 2015-9-21 10:22 編輯 2.地震作用后果與設計目標 2.1不同烈度地震作用后果(控制目標)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的地區(qū),發(fā)生了烈度超8度的地震,! 12月18日23時59分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北緯35.70度,,東經(jīng)102.79度)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查《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2010》附錄A規(guī)定的積石山縣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0.1g,。
確定抗震措施時(內(nèi)力調(diào)整)甲乙建筑的設防烈度提高一級,,那么《高規(guī)》6.2.3(1)中條件“一級框架結構和9度時的框架”、7.2.6中“9度一級剪力墻”《抗規(guī)》6.2.2中“9度的一級框架”中的“9度”針對甲乙建筑是否是調(diào)整設防烈度之后的數(shù)值,?個人認為:根據(jù)抗震設防標準,,甲類、乙類建筑應按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抗震措施,??拐鸫胧┦侵福卣鹱饔糜嬎阋酝獾囊?,包括抗震構造措施,。《高規(guī)》6.2屬于抗震措施的范疇,,即對建筑地震效應的“強剪弱彎”,、“強柱弱梁”、“強節(jié)弱桿”等的調(diào)整,。所以,,這里的抗震設防烈度不是本地區(qū)基本地震烈度,而應是調(diào)整以后的抗震設防烈度,。不知道以上理解是否正確,?
向大家探討一個問題,,在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4中,的6.0.8條,,很明確的提出了小學的低層教學樓應該按照乙類建筑進行設計,,也就是提高一級抗震,為什么,,汶川的教學樓還是按照7度進行的設計,,按照這個規(guī)范是要求按照8度進行設計的
建筑設防烈度為6度,,場地類別2類,高度21米,。請問結構計算時要考慮水平地震作用嗎,?尋求高手解答,謝謝?。,。。〔簧醺屑ぃ,。,。?!
一,、地震震級 震級是什么意思呢?簡單說,,震
其他城市本人沒怎么做過,,僅針對武漢地區(qū)來講,,武漢分七個震區(qū),各個地區(qū)參數(shù)不一樣,,類舉3A類,,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值為30,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為0.075,,特征周期0.40,,特征周期不知道怎么弄的,因為并沒有確定場地類別,, 問題是,,確定結構烈度是按7度來算還是6度來算的?因為參數(shù)都是接近于7度,,我的想法是按7度來查詢,,但是同事的意見是6度,求高手告知,。 補充,,武漢在全國劃分中是6度區(qū)~
我猜你是想問震中烈度和震級的換算公式,。震級與震中烈度的對應關系有個經(jīng)驗公式表示(相似的地質(zhì)條件下,震源越淺破壞程度越大,、烈度越高):震級=0.58震中烈度+1.5由這個公式估算,,8級地震對應的震中烈度為11.2度,6級地震對應的震中烈度為7.76度(注意:這里指震中烈度),。震級每增加一級,,所釋放的能量增加30倍,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面加速度約增加一倍,。6級與8級,能量相差900倍,,11度和8度,,地面加速度相差8倍呢。算算看,,若把建筑物設防烈度8度誤說成能抗8級地震,,誤差會有多驚人吧。震級可以用來形容本次地震的能量大小,,下圖有震級和能量的換算公式,。比如汶川抗震設防烈度是8度,2008年汶川地震震中烈度是11度,,震級是里氏8.0級,。抗震設防烈度我們放最后說,。烈度是本地破壞程度大小,,所以是地震發(fā)生后才能評定的。從抗震設計的要求來看,,宏觀標志不能直接應用,,要有表征地面運動的物理量供設計采用。有些國家的抗震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了與地震烈度相應的地震加速度,,但各國的取值不一,。我們國家的烈度是
Kingckong按:本文發(fā)表于《建筑結構》雜志 2013年增刊(第4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13年5月29日-6月1日,,蘇州)
首先要明確建筑壽命,、設計使用年限和設計基準期的含義,。 建筑壽命指投入使用的總時間,即從建造開始直到建筑毀壞和喪失使用功能的全部時間。 設計使用年限指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和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當房屋建筑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后,,經(jīng)過鑒定和維修,仍可繼續(xù)使用,。因此,,設計使用年限不同于建筑壽命。同一幢房屋建筑中,,不同部分的設計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外保溫墻體,、給排水管道,、室內(nèi)外裝修、電氣管道,、結構和地基基礎,,可以又不同的設計使用年限。 設計基準期是指為確定可變作用及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shù),,它不同于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壽命。我國建筑設計規(guī)范所采用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即設計時所考慮荷載,、作用、材料強度等的統(tǒng)計參數(shù)均是按此基準期確定的,。 對于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及以上的丙類建筑,,結構設計時應另行確定在其設計基準期內(nèi)的活荷載、雪荷載,、風荷載,、地震等荷載和作用的取值,確定結構的可靠度指標以及確定鋼筋保護層厚度等構件的有關參數(shù)的取值,。
今天科學網(wǎng)置頂?shù)膬善┪亩际钦劦卣痤A報的,,作者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的李小文院士與石耀霖院士。正如李小文院士所說,,預報地震,,必須是有時間、地點,、震級三要素,。根據(jù)我的構造地質(zhì)學與地震學知識,,我能較有把握地預測地震每個地區(qū)發(fā)展的大概地點與震級,但是就是不知地震具體會什么時候發(fā)生,,因為人的生命相對當于斷層的壽命,,畢竟是太短了,強震發(fā)生的深度無法觸及,,巖石對于我們?nèi)祟愄煌该髁?,它在地質(zhì)時間尺度區(qū)間的的力學性質(zhì),, 我們無法得知,,一切研究僅是逼近,而不是終極,。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目前科學的認知程度上,我們只能說地震是無法預報的,,盡管世界上各國科學家致力于探索地震機制,、提高地震預報和預警能力的科學實驗研究從沒有放棄過,也沒有停止過,。我個人看法是,,人類不應對地震預報失去信心,只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把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工作做下去,,希望之光就沒有熄滅,,說不定未來有一天打開地震奧秘之門的金鑰匙在我們中國鍛造成功, 但不會是現(xiàn)有的科教制度下,。但是,,世界各國似乎已達成共識:建筑的抗震設防遠比搞地震預報重要。建筑的抗震設防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地震預報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卻遠不
本帖最后由 jiwanhai 于 2014-4-21 14:15 編輯 菜鳥求助,在TSPT中如何修改設防烈度,?為什么我在工程設計中改了,,畫圖時臨時說明中還是八度啊。
曾工您好,,我是剛畢業(yè)沒多久的設計小菜鳥,,不知道問這個問題會不會太低端了,還請前輩指點指點,! 問題描述:抗震設防烈度與抗震等級有什么不同,,比如說圖紙中設計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那對應的地震等級是多少? 在此謝謝前輩了,!
本人是做結構的,,抗震規(guī)范里規(guī)定了地震烈度和場地類別和設計分組,想請教一下這個跟地震震級有關系么,?有的話怎么換算的,?譬如汶川是8級震級,那如果用抗規(guī)里的地震參數(shù)表示的話,,如何表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