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辛亥革命博物館(1911 Revolution Museum)建筑師:CADI項目地點:中國 湖北 武漢項目面積:22,138㎡項目時間:2011年攝影:Zhang Guangyuan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為了紀念1911年武昌首義100周年而建造的一座主題博物館,。 博物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首義廣場南側(cè),,是首義廣場璀璨的文化象征之一。 辛亥革命博物館由1個序廳,、5個展廳和1個多功能展廳組成,集陳列,、文物收藏,、宣傳,、教育和科研等功能于一身,是所有以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博物館中規(guī)模最大,、陳列科技最高,、復原場景最多和參觀導覽系統(tǒng)最完整的。博物館的主要展覽《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項目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首義廣場南側(cè),與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孫中山銅像,、黃興拜將臺紀念碑、烈士祠牌坊等串聯(lián)成首義廣場炫目的文化符號,。 辛亥革命博物館設有1個序廳,、5個基本陳列展廳和1個多功能展廳,集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宣傳教育與科學研究等功能于一體,是現(xiàn)有辛亥革命專題博物館中展覽規(guī)模最大,、陳列科技含量最高,、復原場景最多
項目名稱:辛亥革命博物館(1911 Revolution Museum)建筑師:CADI項目地點:中國 湖北 武漢
由于三峽大壩的建設,很多庫區(qū)的文物亟待轉(zhuǎn)移和保護,,于是決定在重慶的標志性建筑物人民大會堂對面建設三峽博物館,。 本人認為這個建筑的選址有很大問題,三峽博物館選址在大會堂對面,,明顯與其呈對立勢態(tài),,不但如此,由于三峽博物館的建設,,使得片區(qū)內(nèi)的人流路線產(chǎn)生重大改變,,以前人們在大會堂正面的廣場下車,即能看到大會堂的極具震撼力的超大攢尖屋頂,,無論從視覺效果還是視點都是最好的,。而現(xiàn)如今人們都是在大會堂右側(cè)下車,順著邊沿走到大會堂門口,,然后走下大臺階,,來到位于大會堂和三峽博物館所挾的廣場上,幕然回首才可以看到大會堂的真面目,。別扭的很,。 不過還是貼出來供大家欣賞。
新做的博物館效果圖,,大家pp
建筑設計:Athfield Architects 地點:新西蘭,,下赫特 面積:3,000㎡ 攝影:Simon Devitt,、Matt Paterson
由著名建筑師renzo piano設計的意大利新trento科學博物館,,也稱MUSE,,于近日向公眾開放。 這座12,000平方米的空間將用無數(shù)種方式來探索人類與自然的關(guān)系,。六層的空間追溯了整個自然歷史,,從高山帶到世界其它地方,從微生物到生態(tài)群落,,參觀者會首先經(jīng)過公共的研究實驗室,,然后在大量的教育展示中結(jié)束參觀。 MUSE將廣泛的探討意大利白云石山脈的形成,,以及阿爾卑斯山脈的誕生——這些研究內(nèi)容都反映在了建筑形式和構(gòu)造上,。傾斜的尖角和玻璃屋頂讓人聯(lián)想到周圍的山脈。自然與建筑技術(shù)的對話也反映到體量組合與中庭的設計上,,為展覽帶來超凡脫俗,、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卷曲的形式,,白色建筑體量
5月18日,,又是一年 國際博物館日 。
新博物館占地134,000平方英尺,,將建在現(xiàn)有的1930年的博物館旁,,其東立面與原建筑的門廊和側(cè)翼成比例,形成鮮明對比,。朝西的立面將呈柔和的弧形,,以響應附近圣約翰河海岸線的景觀和曲線。 設計整合了博物館歷史收藏和研究中心的東翼,,并在北側(cè)增加了五個新翼,。街道層的一個新主入口將引導游客進入一個多層的公共大房間,,除了用作博物館外,該空間還將舉辦社區(qū)聚會,、節(jié)日,、活動和招待會。精品店,、咖啡館,、票務服務等設施將置于其中,連接博物館的東入口與西邊的室外露臺,。這個大房間還將通向一個南北長廊,,與教育空間相連。博物館南端的歷史翼樓將設有圖書館和檔案閱覽室,、115個座位的禮堂和行政空間,。底層和地下室將包括擴大的存儲、保護和研究空間,。二樓將包含30,000平方英尺的展覽空間,,包括六個永久畫廊和一個臨時畫廊空間。開放的聚會空間將從上方縱橫交錯的中庭,,為畫廊提供光線和開放性,。此外,新的屋頂露臺將提供各個方向的全景,,并為社區(qū)聚會和沉思創(chuàng)造更多空間,。 圖源:PLAY-TIME、Diamond Schmitt
因為最近剛忙完一個項目,所以利用調(diào)整的時間,我們公司項目組組織去了一趟蘇州,此行目的主要是參觀貝老的蘇博和周莊古鎮(zhèn),挑選了幾張本人認為教好的照片與各位同行分享!!!!
圖紙簡介: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變配電工程,,由供電局設計院設計,,包括10kV供電系統(tǒng)圖、開關(guān)房一次結(jié)線及平面示意圖,、專變高,、低壓一次結(jié)線圖,高壓專變房電氣平面布置圖,、高壓專變房土建平面圖,、高壓專變房地網(wǎng)圖、10kV電纜走向圖等,。 投稿網(wǎng)友: pengdikun2010 <
BIG architects設計的新丹麥自然歷史博館是一個人工礦物景觀,,它作為哥本哈根市中心植物園的擴建項目,在形態(tài)上受到植物園的影響,,建筑像是一個巖石的構(gòu)成體,,與周圍的綠色景觀交相呼應。基地原有的地質(zhì)公園作為公共入口廣場,,室內(nèi)的所有服務和活動功能都包裹在巨大的穿孔石材大屋頂下方,。植物園是現(xiàn)有公園和建筑的附加部分。這個綠色空間謹慎的侵入到周邊環(huán)境,,從建筑內(nèi)部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園林景觀,,同時還在室外與展館之間建立了視線交流。地質(zhì)公園和植物園地下都有展覽功能,。建筑的兩個最主要空間是大鯨魚廳和溫室,,它們都陷在地下,形態(tài)受結(jié)構(gòu)網(wǎng)絡限制,,都設有地下展廳,。公共空間安排在一層,方便參觀者進入,。大鯨魚廳——用于展出地球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骨骼——成為博物館新的中心區(qū),。地下一層空間與基地上所有建筑相連,,創(chuàng)造了一個連續(xù)的展覽回路,,整個線路以這個中心展廳為起始點。展廳和溫室采用景觀天窗照明,。地下二層包含了所有不需要自然光照明的空間,,例如儲藏
小弟信任,,剛剛來到這個論壇,。,先給大家分享點東西,。
Hungary photography and building museum 設計方:Laboratory for Explorative Architecture & Design(LEAD) 位置:匈牙利 由Laboratory for Explorative Architecture & Design(LEAD)設計的匈牙利攝影及建筑博物館獲得了設計競賽第三名,。這是一個色彩豐富的設計,藍色的,、起伏的建筑加強了布達佩斯城市公園的入口標識,,并未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提供了一個新的文化熱點。這兩個博物館最突出的特征也許是它們的大型弧形屋頂,。屋頂使用了聚苯乙烯膠合木梁,,懸鏈弧線的造型有助減少結(jié)構(gòu)性壓力。這些屋頂獨特的形態(tài)將建筑與公園的有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