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綜述1.框--剪結構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蚣艚Y構中的剪力墻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利用電梯井、樓梯間,、管道井等墻體,。因此,這種結構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房屋建筑,。2.框--剪結構的變形為剪彎型 眾所周知,,框架結構的變形是剪切型,上部層間相對變形小,下部層間相對變形大,。剪力墻結構的變形為彎曲型,,上部層間相對變形大,下部層間相對變形小,。對于框剪結構,,由于兩種結構協(xié)同工作變形協(xié)調,形成了彎剪變形,,從而減小了結砍的層間相對位移比和頂點位移比,,使結構的側向剛度得到了提高。3.水平荷載主要由剪力墻承受 從受力特點看,,由于框剪結構中的剪力墻側向剛度比框架的側向剛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一般情況下,,約80%以上用剪力墻來承擔。因此,,使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所分配的樓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兼具了框架布置靈活,、延性好和剪力墻剛度大的優(yōu)點,二者通過水平剛度較大的樓蓋協(xié)同工作,,在水平作用下呈彎剪型位移曲線,,層間變形趨于均勻,比純框架結構側移小,,非結構性破壞輕,,其
因為,在下部樓層,,剪力墻的位移較小,,它拉著框架按彎曲型曲線變形,剪力墻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樓層則相反,,剪力墻位移越來越大,有外側的趨勢,,而框架則有內收的趨勢,,框架拉剪力墻按剪切型曲線變形,框架除了負擔外荷載產生的水平力外,,還額外負擔了把剪力拉回來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墻不但不承受荷載產生的水平力,還因為給框架一個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負剪力,,所以,,上部樓層即使外荷載產生的樓層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現(xiàn)相當大的剪力。
圖紙簡介: 該工程適合框架剪力墻結構的設計學習,,希望幫助到大家,,呵呵 投稿網友: sunguoqing1203 上傳時間: 2013-07-18
圖紙簡介: 某框架剪力墻結構,后應甲方要求做鋼結構夾層改造,。 投稿網友: ren8wy158403 上傳時間: 2013-07-11 圖
一,、受力體系不同:框架結構是利用梁、柱組成的縱,、橫兩個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結構體系,,它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而剪力墻體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墻體(內墻或外墻)做成剪力墻來抵抗水平力,,同時它也承受垂直荷載,,所以它既受剪力又受彎,所以稱為剪力墻,。 二,、各自優(yōu)點:框架結構的主要優(yōu)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可形成較大的建筑空間,,建筑立面處理也比較方便,。而剪力墻結構的優(yōu)點是側向剛度大,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小,。 三,、各自缺點:框架結構側向剛度較小,當層數(shù)較多時,,會產生較大的側移,,易引起非結構性構件(如隔墻、裝飾等)破壞,,而影響使用,。而剪力墻結構的間距小,結構建筑平面布置不靈活,,不適用于大空間的公共建筑,,另外結構自重也較大。 四,、適應的建筑高度:框架結構在非地震區(qū),,一般不超過15層。而剪力墻一般在30m高度范圍內都適用,。 從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的優(yōu)缺點存在互補性,,因此便產生另一種結構形式,,即所謂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它是在框架結構中設置適當剪力墻的一種結構體系。它具有框架結構平面布置靈活,、有較大空間的優(yōu)點,,又具有側向剛度較大的優(yōu)點。是兩者優(yōu)點的結合
來源:非解構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點擊下方聽免費公開課:
7度0.1g框架剪力墻結構,,高度96m,,28層,94年設計的,,十多年前施工到7層,,然后由于資金問題停工了,現(xiàn)在想復工,,但是8~28層的圖紙沒有了,,甲方想8~28層的重新設計,設計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本帖最后由 蘇拉米爾君 于 2015-8-12 15:42 編輯 框剪結構 一跨在兩端在墻上一跨有一端在墻上,一端在主梁上的兩跨梁應該命名KL還是L? A:很多人在繪制梁平法施工圖的時候都有點迷惑,,兩端與柱相連的叫KL,兩端與剪力墻水平相連的叫LL,,兩端與主梁相連的叫L,,這大家都知道,那么除此之外呢,?一端和柱相接,,一端和主梁相接的叫什么呢?一端和剪力墻平行接,,一端和剪力墻垂直相接的叫什么呢,?是不是概念有點模糊了?今天在這里我給大家總結一下,。首先有個概念需解釋一下,,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連梁也好,,最大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地震時水平抗震力從一個豎向抗側構件到另一個豎向抗側構件的傳遞模式上的區(qū)別:1. 兩端與柱相接----框架梁??蚣芰旱膬啥硕际枪探Y,,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載下傳遞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載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間為0,,故框架梁有箍筋加密區(qū),中間部分箍筋不用加密。2. 兩端與主梁相接----次梁,。次梁的兩端都是鉸接,,次梁相接的不是豎向抗側構件,因此不傳遞水平
現(xiàn)在經常發(fā)現(xiàn)有的設計中框架加樓,、電梯間的幾道剪力墻,便稱是框架剪力墻結構,,那肯定是不正確的,但要找出很確切的依據(jù)來又很難,,特別是要量化更難,。不知各位同行有何看法,望賜教賜教,!
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結構布置除應符合其各自的相關規(guī)則外,,其框架和剪力墻的布置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框架―剪力墻結構應設計成雙向抗側力體系,主體結構構件之間不宜采用鉸接,??拐鹪O計時,兩主軸方向均應布置剪力墻,。梁與柱或柱與剪力墻的中線宜重合,,框架的梁與柱中線之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寬的1/4。 (2)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剪力墻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勻,、對稱,、分散、周邊”的原則布置: ① 剪力墻宜均勻對稱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邊附近,、樓電梯間,、平面形狀變化及恒載較大的部位;在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兩側不宜同時設置剪力墻,。 ② 平面形狀凹凸較大時,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墻,。 ③ 剪力墻布置時,,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縱向或橫向一個方向無法設置剪力墻時,,該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撐等抗側力構件,,但是,兩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應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級應按剪力墻的抗震等級考慮,。 ④ 剪力墻的布置宜分布均勻,單片墻的剛度宜接近,,長度較長的剪力墻宜設置洞口和連梁形成雙肢墻
即將興建的xxx工程位于xx市金融商貿開發(fā)區(qū)A-15區(qū),,東靠凱萊大酒店,,北鄰格林大飯店,南臨團結路,,緊鄰車站北路南邊,,地處xx火車站附近繁華的黃金三角地。本工程建筑面積約25000m2,建筑高度為96.00米,,呈扇形布局,。采用較多的弧形流線建筑形式,同時又突出建筑的棱角分明,,造型典雅大方,,達到了優(yōu)美的建筑景觀效果,為xx金融商貿開發(fā)區(qū)創(chuàng)造出現(xiàn)代化的商業(yè)氛圍,。本工程結構類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二十四層,地下一層,,抗震烈度按7度設防,,抗震等級為Ⅱ級。其他詳見插表一:《工程概況特征表》,。二,、工程條件及特點:1.工程條件:現(xiàn)場情況:本工程現(xiàn)場場地比較平坦,但工程場地比較狹窄,,建筑物西邊和北邊為xx金融商貿開發(fā)區(qū)所設立的巨幅廣告牌,,距建筑物很近,南邊為民宅和供電局電桿及配電柜,。南端業(yè)主申請設置了200KVA變壓器一臺,施工用水已接入現(xiàn)場,。工程地質條件:根據(jù)xx市城鄉(xiāng)建設科技發(fā)展公司巖土工程部提供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土層自地表而下分布如下:第一層:雜填土:由粘性土、砂類土,、碎石組成,,結構松散,層厚約0.8~3.2M
本帖最后由 xujunhorse 于 2014-1-22 10:34 編輯 在大學期間就逛土木在線,,現(xiàn)在自己也畢業(yè)做項目了,,和大家分享下自己做的一個項目小結,歡迎交流討論~結構施工圖見7樓~
圖紙簡介: 15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全套,,框剪結構,,全套圖紙,各大樣,,樓梯等,。,。 投稿網友: qq372802228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一個網上收集的資料
最近在做一工程,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不大于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10%),,根據(jù)高規(guī)8.1.3條框架部分要按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根據(jù)條文說明要進行8.1.4條,對框架柱進行剪力調整,,0.2v系數(shù)調整,。以前只是在計算的時候框架的抗震等級按框架剪力墻取。沒有對0.2v系數(shù)進行調整,。問下大家一般怎么處理的,。
現(xiàn)有一建筑,位于7度(0.1g),,場地類別為二類,,建筑高度68米,由于建筑功能及甲方要求,,計劃做成框剪結構,,但是由于建筑的要求,該建筑只能是少數(shù)部分能布置墻體,,結構布置完成之后,,發(fā)現(xiàn)框架承擔的傾覆力矩大于50%,這樣就成了少量剪力墻的框架結構,,現(xiàn)在如果我按純框架結構考慮(不把剪力墻當?shù)谝坏婪谰€),,房屋的高度超出了規(guī)范的限值,要審查,,麻煩,!如果按框剪考慮,剪力墻的抗震等級為二級,,按框剪結構確定,,框架的抗震等級也為二級,但是這樣做的話偏于不安全,,因為剪力墻可能起不到第一道設防的要求,。所以我就想提高框架的抗震能力,將框架的抗震等級按框架結構考慮,,這樣就出現(xiàn)了個問題,,按框架結構確定,框架的抗震等級還是二級,,沒有達到提高的要求,。請問各位大俠,如果光從構造上提高框架的構造措施,,而在內力調整上不做調整,,這樣是否合適,?還有各位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1)分散:剪力墻的布置應考慮地震力分散作用于剛度大致相等的多片剪力墻上,。因為如果地震力集中作用到一兩片剛度很大的剪力墻上,,會造成培體內力很大,截面設計困難,,且主要受力剪力墻一旦破壞后,,其余較弱剪力墻和框架很難額外負擔起該剪力墻傳來的很大地震力,以致出現(xiàn)破壞: (2)均勻:同方向的各片剪力培應比較均勻地布置在建筑平面的各個區(qū)段,,而不是集中于某一區(qū)段內,,以防止因樓蓋過大的水平變形導致地震力在各框架間的不均勻分配; (3)周邊:剪力墻盡可能沿結構平面的周邊布置,,以獲得結構抗力的最大水平力臂,,充分提高整個結構的抗扭轉能力; (4)對稱:剪力墻應盡量做到對稱布置,,如果在平面上難于做到對稱布置時,,可通過調整剪力墻的長度和厚度,使結構的抗推剛度中心盡量與質量中心相接近,,縮小偏心距,,以減弱地震時結構的扭轉振動; (5)在一個獨立結構單元內,,同一方向的各片剪力墻不宜是單肢墻,,應多設置一些雙肢墻或多肢墻,單個剪力墻構件宜設計成周邊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帶邊框剪力墻,,縱橫向剪力培宜連在一起形成L形,,T形,[形,,十字形等,。以避免同方向所有剪力墻同時在底部屈服
PKPM在邊緣構件設計中不認端柱,請問該情況如何處理,,此處可否按0.8倍直徑轉換成方柱進行計算,然后按圓形柱進行配筋
剪力墻和框架結構各有特點,。
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點
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點專題,,為您提供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點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點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點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