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jié)池出水直接進入氣浮池 泡沫產生的很多 如何處理 請各位高手指教
氣浮池圖紙自己發(fā)了看看
現在在調試一個處理能力8噸的氣浮池,調了一個星期都沒效果出來,很奇怪的現在:該氣浮池是豎流式壓力溶氣氣浮,溶氣水都調好后釋放器出來的溶氣水都還可以呈乳白色,取溶氣水做小試效果也很好,奇怪的是進污水開始出水很清澈,過段時間出水漸漸變渾濁,乃至越變變差,起先以為溶氣水量不夠,結果試了后同樣的現象,該廢水是紡織廢水,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廢水氣浮效果較好,小試效果也很好,而且經過一個星期的摸索與分析排除溶氣水問題 ,現在斷定問題是在釋放器和氣浮池這段,就是想問豎流式氣浮池效果是不是有時很不穩(wěn)定?還是氣浮池存在問題,按照設計手冊該氣浮池個參數都符合,上升流速稍偏低,應該也影響不是很大吧,有哪位高手做過同樣的案例,幫忙解決,還有溶氣罐壓力平穩(wěn)是不是主要靠釋放器處壓力來平衡的?
圖紙簡介: 本人所在工廠加工的,,用于含油污水處理,釋放出的微氣泡很多。 投稿網友: dong_ming_hua 上傳時間: 2013-08-25
今天開始氣浮池氣泡突然不正常了,,像是水燒開了一樣,。我把容氣水泵先關了,,讓壓力溶氣罐先加點水,,再開空壓機,開始好的,,慢慢又變成開水狀態(tài)了,,怎么回事啊 求助 求助
一、高效淺層氣浮設備特點 :1,、利用零速原理——水從池中心進水,,布水管順時針旋轉,水從管內反向噴出,; 這樣水相對池壁速度接近零速,,對池中的水無攪動,使得水中的顆粒在靜態(tài)下上浮或沉降,,凈化程度高,,懸浮物去除率達90%以上;2,、利用淺池理論——水深一般為650mm;上浮路徑短,、阻力小,、速度快。3,、利用溶氣理論——采用壓力較高的溶氣管,;單位溶氣效率高達90%,,氣浮效果好。4,、先進的撇渣斗——螺旋渣斗撇渣攪動小,,效果好。5,、先進的出水管——出水管旋轉,;清水隨時排出。.6.刮泥板的設置——使得下沉的污泥隨時排除,。二,、高效淺層氣浮設備主要結構 :高效淺層氣浮設備集凝聚,氣浮,,撇渣,,沉淀,刮泥為一體,。整體呈圓柱形,,結構緊湊,池子較淺,。裝置主體由五大部分組成:池體,,旋轉布水機構,熔氣釋放機構,,框架機構,,集水機構等。進水口,,出水口與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體中央區(qū)域內,,布水機構,集水機構,,溶氣釋放機構都與框架緊密連接在一起,,圍繞池體中心轉動。本裝置提供成套設備總成及控制系統,,通過集中控制與分散控制相結合,,以使設備達到最佳運行狀態(tài)。
各位大哥好??!小弟在做畢業(yè)設計,,由于處理水量較小,導師提議用高速凹輪設備來進行氣?。畾飧〕仉m然設計好了,,可高速凹輪設備卻還沒有選型,小弟頭都大了,,拜托各位大俠提供一些高速凹輪設備的有關資料.在此多謝了?。?!設計參數:處理水量為300t/d,,為24小時處理:平均流量為12.5m3/h.
設計了一個氣浮池,水量是5000m3/d,,取氣固比0.005,,算出來回流水量只有54m3/d,不知道怎么弄了,。請高手指教,!以下是計算過程,不對的地方懇請指出,![ 本帖最后由 shuihuanjing 于 2010-5-11 11:06 編輯 ]
本人設計氣浮池,,水量5000m3/d,氣固比取0.005,,算出來回流量只有54m3/d,不知道該怎么弄了,。以下是計算過程,請指教,![localimg=507,401]1[/localimg]
氣浮池的產泥量怎么計算~~~因為在最后做污泥濃縮時涉及到了氣浮池的污泥量的問題~~最好詳細有個計算例子~~謝謝個位大蝦了~~~`
百度文庫沒法共享圖紙,,故在此分享氣浮池及其檢測平臺制作詳圖,做設計的朋友們可以看看,,權作參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共同討論,共同進步,。本人在水處理技術群:5575677,。
高效淺層氣浮的溶氣利用率高的溶氣利用率近100%,傳統的凹式氣浮只有10%左右,而早期的氣浮僅為6%左右,
氣浮池上刮渣板刮渣時當接近邊槽一米左右時,,渣子開始從兩側和底部回返,刮板不夠長,,距邊墻約300,,刮板傾斜前進。怎么修理一下呢,,大家有何高見,?
在食品廢水處理中,氣浮技術應用的比較多,。一般含油量低的都用溶氣氣浮,,高含油量的都用渦凹氣浮。大家覺得兩個效果如何,,有實踐運行經驗的進來談談,?
求豎流溶氣氣浮池設備的現場安裝圖片,混凝氣浮設備(壓縮機,、溶氣罐,、溶氣釋放器、刮渣機,、加藥系統等)的相關資料,,最好有產品的報價和圖片等,謝謝,!
本人在做畢設,,處理一餐飲廢水,進水COD2000-5000,,BOD1000-25000,,氨氮50,由于含油,,選擇的工藝是 粗格柵—細格網—調節(jié)池—混凝氣浮隔油池—缺氧池—好氧MBR池,。之前由于沒有用A/O工藝,所以調節(jié)池有預曝氣?,F在改成A/O工藝了,,不知道調節(jié)池的預曝氣是否應該改成機械攪拌,還有關鍵是氣浮池對缺氧池的影響是不是很大,?工藝是不是需要做一下調整,?
同志們,,請教一個問題,本人接觸一個工程,,快沉池出水又進氣浮中間沒有加藥過程,,但氣浮前端單獨隔開的一個池子里出現了大量絮體,請問有什么合理的原因來解釋這個現象嗎,?
氣浮池污泥顏色成墨綠,請問會是哪方面出問題了(印染廢水)
如圖,,是一海帶廢水氣浮處理的效果圖,,位置在氣浮池接觸室,采用TJ-溶氣釋放器,。 原水經過沉砂調節(jié)池后進入氣浮池,,出水進入后續(xù)生化處理,個人感覺效果不是很好,,以前公司做個含油廢水氣浮處理的,,效果很好,氣泡密也多,,乳白色,。請各位高手多多指教,多謝,!
氣浮氣泡大氣泡豐富,,絮凝效果差,是啥問題,,大咖給解解,。用氣浮泵 ,氣液分離罐,,氣浮泵壓力3.8KG,,絮凝用聚鋁,工作時氣液分離罐很少有氣體排出,,在停機時分離罐有汽水排除,,啥問題大咖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