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獨立基礎,,在增層設計時,我想嘗試用錨樁加固,,請多賜教,。希望提供圖紙、加固資料,、難點要點、工程經(jīng)驗實例,。城市:佳木斯
1.拉梁的計算可選下列兩種方法之一:(1)取拉梁所拉結的柱子中軸力較大值的1/10,,作為拉梁軸心受拉的拉力或軸心受壓的壓力,進行承載能力的計算,。按此法計算時,柱基礎按偏心受壓考慮,?;A土質較好時,用此法較為節(jié)約(2)以拉梁平衡柱底彎矩,,柱基礎按中心受壓考慮。拉梁正彎矩鋼筋全部拉通,,負彎矩鋼筋有1/2拉通,。此時,梁的高度宜取第3款中的較高值,。此時,,梁的構造應滿足抗震要求,。2.如拉梁承托隔墻或其他豎向荷載,,則應大于L/15~L/20.如應將豎向荷載所產(chǎn)生的拉梁內力與上述兩種計算方法之一所得的內力組合計算。3.拉梁截面寬度宜大于等于L/25~L/35,,高度大于等于L/15~L/20,。如按0.1N方法計算,配筋應上下相通,,總量不小于4Φ14,箍筋不應小于Φ6@200.按本條第1款第(1)條,,拉梁截面可取下限(承托較重隔墻者除外),。4.凡框架層數(shù)不超過三層,基礎埋置較淺,,各基礎埋置深度差別不大,地基土主要受力層范圍內不存在軟弱土層,,液化土層和很不均勻土層的,,可以不設置基礎拉梁。對于大型公共建筑,,另行考慮。單層工業(yè)廠房一般皆可不設置基礎拉
本帖最后由 瓦藍的天空 于 2015-12-31 23:06 編輯 背景:最近做一個異形柱框架結構別墅,,總共有15棟,,由于場地條件不同,不同棟基礎埋深不同,,但基礎持力層均相同,。意見:甲方審圖意見不同棟基礎埋深最大相差近3m,應當考慮基礎以上覆土對基礎大小的影響,。 不知道為什么每次粘貼圖片都無法正常顯示(哪位可以告訴我一下哈),,就寫成word上傳了。
先描述一下工程概況,,廠區(qū)四層辦公樓,,基礎埋深1.5M,地耐力在180~200kpa,。昨日基礎開挖,,發(fā)現(xiàn)在A軸線上埋深約4M左右有一根市政的污水管,直徑大約400.這種情況下基礎應該如何進行處理或者計算,,希望大家能給出好的意見,,謝謝大家,。
我是一個新手 想問下各位前輩柱下獨立基礎的問題 有些柱子相離很近 假如兩根柱共用一個獨立基礎 算法是怎么樣的 其底面積確定方法和配筋計算怎樣的 多謝了
最近在用pkpm算柱下獨立基礎,聽說拉梁需要手算,,而且比較難算,,想請問大俠拉梁的計算方法。
柱下獨立基礎,,如果埋置較深,,在設置拉梁以后就會有短柱。但是規(guī)范里沒有對這樣的短柱的計算和構造要求的明確提法,。只有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的8.2.6條中提了一下杯口基礎的短柱的剛度要求 E2I2/E1I1 不小于10,。所以針對柱下獨立基礎,一般也就按照這個要求來計算其面積,,然后按照框架柱的構造要求全長配筋,,以保證該短柱的剛度,使底層柱與基礎的連接符合剛接,,嵌固的模型,。但是這樣算有沒有必要,而且是不是對的好像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我曾經(jīng)在某本規(guī)范或者技術手冊之類的書里面看到過一個更明確的關于短柱和普通柱子連接時候的截面積計算公式,,但是今天怎么也找不到了。希望有知道那個公式的仁兄將公式發(fā)上來參考下,。不知道有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來處理柱下獨立基礎的短柱順便說下,,附圖就是個示意性的,尺寸標注有問題,,不想再改了補充說明:沒想到這個帖子能吸引這么多的人參與討論,,看來這個問題還真是蠻多人在關注的。我想重新解釋一下我現(xiàn)在的觀點,。希望各位批評指正,。補充說明一下,其實在
我的理解:《基礎規(guī)范》中并沒有關于柱下獨立基礎的最小配筋率的規(guī)定!根據(jù)《砼規(guī)》9.5.2條為0.15%,。根據(jù)《砼規(guī)》表9.5.1注,,計算最小配筋率的截面面積取全截面面積(相當于倒T型受彎構件)!請高手指教,!
如果柱下獨立基礎兩側地面標高不同,,在進行地基持力層承載力修正時和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時如何確定基礎埋深d?蘭定筠的書是前者取平均,,后者取低處,。各位有何見解?,?
最近剛手算完一套柱下獨立基礎,,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想請教大家:一般框架結構的柱下獨立基礎在設計和計算的時候都是可以忽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影響的吧 我在的設計院都是按照軸心受壓來計算設計的,基礎拉梁也都設置在梁底與基礎底齊平的地方,,那么一般什么情況下要按照偏心受壓來設計計算呢,?
摘要:對柱下獨立基礎連系梁的功能進行了分析,在考慮基礎的水平移位,、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基礎轉動的情況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連系梁的設計建議,以供工程設計人員參考借鑒,。
工作中遇到一個問題,,原結構加固改造。原獨立基礎為柔性基礎,,基礎配筋剛好滿足最小配筋率,,現(xiàn)在獨立基礎要變大,就需要獨立基礎的加固改造,,但是按照計算要求,,原獨立基礎需要加厚加寬。請問有沒有高人指點一下,。
各位大神,請問如圖所示的柱下獨立基礎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嗎,? PKPM JCCAD計算書中顯示此基礎配筋率是0.15%,,怎么算都不夠啊,求指教,,不勝感激
五層私人屋,左右與人家比鄰.就是邊柱壓紅線.業(yè)主要求用淺基礎.可以用獨立基礎嗎?內跨有八米.加地梁拉結可行嗎?
<<砼規(guī)范>>9.5.2條規(guī)定:臥置于地基上的砼板,最小配筋率≥0.15%.現(xiàn)在一些地區(qū)的設計及審查單位均用此作為獨立基礎最小配筋的控制.椐我的了解,一些國家級的大型設計院,他們認為:獨立基礎在滿足抗沖切的條件下,配筋按計算配置就可以了,而不必受最小配筋率的限制.那么這兩種觀點孰是孰非,請各位朋友發(fā)表您們各自的觀點.本人認為:這個問題意義是比較大的,如果獨立基礎可以不受9.5.2條的限制,一些地區(qū)就把大量的鋼筋無用的埋在了地下.而且,本人也希望,規(guī)范編制者對一些模糊的條文,在條文說明中應作應用范圍的明確界定,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人對規(guī)范條文的理解存在差別.
我是建立2個工作目錄:第一個目錄是正常建模,,分析計算。第二個目錄是將第一個目錄拷貝后改名,,然后用第二個工作目錄進入PMCAD在第一標準層前在插入個模型,,在這個模型上輸入計算后梁間荷載(恒),根據(jù)需要全房間洞口,,在計算分析,,基礎梁的配筋就出來了!接下來柱下獨立基礎錐型柱基配筋該怎么做,?,?,?是按第一目錄來,還是第二個目錄來,?還有錐型柱基要不要在節(jié)點上輸入荷載,?
本人是在仔細比較了理正、morgain,、探索者等軟件出的計算書,!并結合規(guī)范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本人發(fā)現(xiàn)原來下載的版本在計算基礎底面積的時候采用的是荷載的設計值,!這個是明顯不對的!本人已經(jīng)全部改進,!請放心使用,! 謝謝指教!
經(jīng)常被工地問到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