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一個請教各位前輩,,這地方的打算弄配筋砌體,但對配筋砌體不怎么熟,,墻豎向截面配筋面積到底是怎么回事,,該怎么配筋,,然后怎么在施工圖上表示出來呢
老板給的第一個項目七層磚混結構進行抗震演算天呀,,大片大片的紅色怎么辦呀,??,?一般調整的方法有那些,,還請前輩指點指點!??!
請問各位大俠一個問題,用廣夏計算磚混結構需要經過幾個步驟?? 希望告訴我一下~謝謝了~————————怎么感覺說明書里面都不用布梁
各位老大,俺是個剛上手的結構新人,最近在學習過程中碰到了點麻煩,麻煩各位幫忙解一下惑啊~! 謝謝了1,關于磚混結構住宅的板配筋:在用廣廈的時候,和外墻相交的板邊支承條件是簡支邊;而用PKPM時是固端邊;為什么2種計算軟件有差別??2,磚混結構住宅的板在計算配筋時,按院里的老同志說法就是全部均布g+q荷載計算,也不用考慮活菏的不利位置么??而且計算時兩塊板跨度相差大于10%用不用考慮連續(xù)板之間的活荷不利布置??請教了
請問各位大俠,,磚混結構樓梯斜板是先澆筑還是后澆筑,?具體說:先澆筑就是磚墻砌到樓梯底板位置,然后澆筑樓梯混凝土,,這樣樓梯的板就會搭在墻上,,后澆筑就是先將磚墻砌到樓層頂,樓梯后澆筑,,這樣斜板就不搭在磚墻上,,哪種施工方法是正確的呢?謝謝
最近接手做一磚混結構,,準備用pkpm建模計算,,發(fā)現(xiàn)在pkpm砌體結構計算部分,對于純砌體的結構只有有關的砌體結構計算,,還有板的計算,,沒有次梁的計算,同事說是返回到結構部分用satwe計算,,不知道這樣可不可行,,希望高手們指教下,謝啦
磚混結構房屋在我國中小城市和村鎮(zhèn)的民用住宅占有較大的比例,,磚混結構具有采光通風良好,、保溫隔熱層比高層住宅薄,、無電梯使用費和維修費、造價低廉的優(yōu)點,。 磚混結構房屋在抗震方面,,磚砌體和預制樓板存在著整體性較差的缺陷,如遇大震存在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減輕地震帶來的危害,,除了按抗震規(guī)范要求設計施工,建議在+-0.000m標高位置設一道把基礎與主體分開的隔離層,,起隔離緩沖作用,,以減輕震害。 現(xiàn)在的木門,,大部分采用無門框制作,,室內地坪做成后,包門框安門扇,;防盜門也可以地坪做完后安裝,。地圈梁上標高由原來的-0.060m提高到+-0.000標高的位置。不論有無地下室,,隔離層都設在+-0.000位置。 隔離層的材料,,本人從2008年5.12大地震就在選擇,,即要考慮隔離,也要考慮材料的耐久性和防水性,,感到工程造價的增高,,村鎮(zhèn)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承擔。現(xiàn)在建議采用廢輪胎制作的加化纖絲隔離層,,即起到隔離作用,,又防水耐久,節(jié)約能源,,廢物利用,,降低造價。隔離層的尺寸,、形狀:單件長1000mm,,寬220mm,厚度2mm,,上面和下面中間各伸出長1000mm,,高10mm,厚度2m
本人第一次做磚混結構設計,,一共五層,首層采用370的墻,,其余四層采用240的墻,,請問條基的中心線是和370的中心重合呢?還是和240墻的中心線重合呢,?我本人比較贊同和370的重合,,但是總工卻說和240的重合,請大家講一下大家設計中怎么考慮啊,。
現(xiàn)在氣溫較低每天最高溫度為15度左右,,晚上溫度8度左右,在澆筑玩頂板后第二天就上磚砌筑,,對混凝土板,,梁的影響有多大,在這種溫度情況下,,幾天才能上磚砌筑?。?/p>
高層鋼結構的抗震設計原理是保證高層鋼結構的完整性,,提高高層鋼結構的延性和設置多道結構防線,。 高層鋼結構的抗震設計應包括概念設計,即把握抗震設計的主要原則,,彌補
從結構抗震機理出發(fā),,抗震加固可以分為減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結構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線抗震加固法,。減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大結構周期或加大結構阻尼來實現(xiàn),,一般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如北京火車站中央大廳,、北京飯店西樓等,;增大結構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墻體抗震性能的外包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增大結構整體性的壓力灌漿加固法、增設圈梁(構造柱)加固法,、拉結鋼筋加固法,;通過增設抗震墻來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構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設墻體法等,這些方法施工相對簡單,,大量應用于多層的磚混結構當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線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側力體系,,第一道防線的的抗側力構件在強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壞后,,后備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立即接替,,抵擋后續(xù)的地震沖擊,可保證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 從結構抗震加固方法上來講,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內加固法,,夾板墻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結合磚混結構的層數(shù)及抗震鑒定的結果,,需要在建筑外側增加不同數(shù)量的構造柱,,圈梁,以及保證構造柱,、圈梁和抗震墻體協(xié)同工作的拉桿,。這種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內建筑面積,用
圖紙簡介: 一款建議的磚混結構的廊架,,做法簡易大氣,,厚重,可以攀爬植物之類的 投稿網友: zxm_xzjy 上傳時間: 2013-07-08
之前沒有做過磚混結構,最近碰到幾個磚混的項目,,聽人說燒結磚不讓用了,,所以改用蒸壓磚,又說采用蒸壓磚砌筑需要有許多結構措施,。我的問題是:6~7層的磚混結構可以采用蒸壓磚嗎?在結構圖中需要示出哪些砌筑方面的結構措施,?謝謝,!
磚混結構的墻體有哪些問題,? 樓梯間的墻體水平支撐較弱,頂層墻體較高,,在8度和9度時,,頂層樓梯間橫墻和外墻宜沿墻高每隔500設2φ6的通長筋,9度時,,在休息平臺處宜增設一鋼筋帶,。頂層,為防止墻體裂縫,,可采取如下措施:保溫層聚苯板由45加厚,。為防止聚苯板在施工時被踩薄,,可用水泥聚苯板代替普通聚苯板。圈梁加高,,縱筋直徑加大,。架設隔熱層,不采用現(xiàn)澆板帶加預制板(為了解決挑檐抗傾覆)的方式,。頂部山墻全部,、縱墻端部(寬度為建筑寬度B/4范圍)在過梁以上范圍加鋼筋網片。構造柱至洞口的墻長度小于300時,,應全部做成混凝土的,,否則難以砌筑。小截面的墻(<600)如窗間墻應做成混凝土的,。否則無法砌墻或受壓強度不夠,。注意:在磚混結構中(尤其是3層及以下),可以取消部分橫墻,,改為輕隔墻,,以減輕自重和地震力,減小基礎開挖,,也方便以后的房間自由分隔,,不必每道墻均為磚墻。多層砌體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過嚴,,一般工程難以滿足,,在增設構造柱后可放寬。
請教:我正在做一個六層住宅樓的基礎設計,。根據地勘資料,,基礎型式為人工挖孔樁。我的思路是上部結構按線荷載傳給基礎梁,,把樁視為梁支座,,計算出梁(連續(xù)梁)的支座反力,再將此反力傳給樁,,計算樁的豎向承載力,。不知:1.能否這樣考慮?2.支座該視為簡支還是固定,?
在抗震規(guī)范上有:"提高抗震能力","加強抗震的構造措施".請問如何才能提高構件或結構的抗震能力?是不是在滿足受力的情況下,做到抗震所要求的強剪弱彎,強柱弱梁,強節(jié)點弱構件?請大家具體談談提高構件或者結構的抗震能力的方法.
問幾個弱弱的問題:(1)樓梯間層間梁(挑梁)如何在pkpm建模時輸入,?(2)底框磚混結構中,,在荷載輸入時,梁間荷載是否需要輸入上層墻荷,程序不能根據設定的參數(shù)進行導算嗎,?(3)底層三跑樓梯如何在LTCAD中輸入,?跪求高手指教!
此菜單中有個"地下室結構嵌固高度(mm)<3層"的參數(shù)怎么取啊?望指教!!!!!!!!!!!!
經JCCAD計算出的基礎平面太亂,而且有些地方不合理,不知大家怎樣調整?還有做磚混結構的條形基礎時,在JCCAD中大家選擇PM荷載還是磚混荷載?還是兩者都選?理由是?
有一棟住宅樓,磚混結構,,在以前設計時并沒有考慮抗震(郁悶),,現(xiàn)在被檢查出來了,被要求進行加固,。請設計院給出加固方案,,我們設計接觸的不多,加固,,尤其是這樣整個建筑的加固做的更是很少,,沒有什么經驗的,請朋友們給指點一下,,或介紹幾本參考資料,,最好是介紹一下經典的磚混結構加固的方法和實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