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市面上還很少有2010版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配套教材,,我們學校用的還是老版的教材,使用起來講老規(guī)范不好,,講新規(guī)范也不好,。目前找到的2010版的新規(guī)范的配套教材有:《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第3版) 》藍宗建,朱萬福 (作者)內(nèi)容簡介 藍宗建,、朱萬福主編的《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第3版)》是根據(jù)建筑工程專業(yè)和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專業(yè)(本???的教學要求和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的需要,并根據(jù)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和《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等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編寫的,。 《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第3版)》共分為三篇,包括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基本構件,、混凝土結構(樓蓋,、單層廠房和多高層房屋)設計和砌體結構。全書在講清物理概念和計算原理的基礎上,,介紹了工程設計中實用的計算方法并列舉了適量的實例,,每章附有思考題和習題。 本書可作為建筑工程專業(yè)和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專業(yè)的本科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結構不加鋼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區(qū)),。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纖維混凝土有這個可能性。望結構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見,。
世界城市的發(fā)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發(fā)達國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據(jù)聯(lián)合國人居中心預測,,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1%,21世紀將成為真正的城市化世紀,。
歸納總結了一些工程的含鋼量,,純粹是個人經(jīng)驗,希望大家共同討論
本人感覺在大學混凝土課程沒有學好,現(xiàn)在想重新復習一下混凝土基本構建的課程,。但如今該類書籍玲瑯滿目,,實在不好下手。我之所以沒學好,,就是被我們學校的爛教材坑的,。先討教什么教材好?語句通順,、錯誤少,、知識面全面、習題豐富,、可謂經(jīng)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四版)沈蒲生《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二版)梁興文 (按2010年新規(guī)范編寫)《混凝土結構》(第四版)(上中下三冊) 東南大學等三校合編或者其他………………………………我應該買哪一本,?不要給我說規(guī)范好,我現(xiàn)在還不想看規(guī)范,。請看過此書的人回答,;不懂,沒看過此些書的人,,不要亂說,,以免混淆視聽。
請教:如圖中題,,1,、恒活載荷載作用下跨中彎矩和右端彎矩符號明明相反 為什么計算時卻相同 2.荷載組合為什么按《高規(guī)》4.3.6 選地震作用下 ?
為了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加強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建設,,請大家填下表,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學專業(yè)和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土木工程專業(yè)橋梁方向)結構設計原理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出版社和主編)教學大綱: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有,,最好上傳一下),。比如:學校:石家莊鐵道學院所學專業(yè)和方向:土木工程專業(yè)橋梁方向(比如:土木工程專業(yè)橋梁方向)結構設計原理教材:沈蒲生,高教出版社(寫出出版社和主編)教學大綱: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是Park的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第二本是DesignJames G.MacGregor的Reinforced Concrete-Mechanics DesignJames G.MacGregor
很好的書
依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2002 第8.1.2條計算最大裂縫寬度時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不知道長期作用影響在哪里體現(xiàn),?
各位同行,我碰到一個問題請教一下:工程圖紙設計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按規(guī)范規(guī)定要達到混凝土強度的75%才能拆模板,;現(xiàn)在施工單位為了提高進度,準備自己將混凝土提高一個等級,,以提前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C35)的75%,,而達到提前拆模板,這種方案可行嗎,?,??,?謝謝,!
主要討論三種典型的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框剪1.區(qū)分這三種結構體系在工程中的實際意義我先提兩條最基本的,,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補充:(1) 明確各結構部分的抗震等級,這一點在新的高規(guī)中已經(jīng)定義得很完善了,,即根據(jù)各部分分配到的地震傾覆力矩來劃分(2) 不同的結構體系對應不同的位移比要求我的疑問在于這第二點,,在復核位移比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時,各結構體系的界定還是按照第一條即傾覆力矩比例來劃分的嗎,?以高規(guī)8.1.3的第四條為例,,框架承擔了80%以上的傾覆力矩,那么位移比的要求該按照1/550還是1/800來執(zhí)行呢,?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滿足框剪的1/800要求的可能是比較渺茫的,。按照該條文最后的說法這種情況要進行專門的分析和論證。我覺得這種情況的應用應該不少見,,結構體系以框架為主,,少量剪力墻增強抗側(cè)剛度。都要分析論證豈不太麻煩了,。2. 再假設一種情況,,有一半地下室建筑,,室內(nèi)外高差超過1.5米,,樁筏基礎,半地下室層外圍設擋土墻,,以上層均采用純框架,。因基礎形式為厚板樁基,,可認為基礎對混凝
空心和實心鋼管混凝土結構
請問大家一個非常弱的問題,混凝土結構受彎構件中的裂縫寬度是指混凝土構件表面裂縫寬度還是指受拉鋼筋處裂縫寬度,,求各位前輩指教了,!
啥也不說,直接上圖,,一起學習下日本人的技術
各位結構佬們,求教個問題啊,,現(xiàn)在俺正在做一個大型商場的框架結構,,其中有一個長達20米的懸空長廊,估計要做鋼結構,,這個鋼結構是不是由鋼結構廠家設計呢,?不是由我們設計院提供鋼結構圖的對吧?,?初次接觸,,有點困擾,求助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