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tǒng)的中性點接地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對于電力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使用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三相交流電力系統(tǒng)中,中性點是指三相繞組公共點,,通常為三相電壓平衡點,。中性點接地電阻柜則是一種用于控制和保護中性點接地電阻的重要設備。 中性點接地電阻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和保護接地電阻,。當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中性點接地電阻柜能夠迅速切斷接地電流,避免設備受損,,同時也能有效降低設備絕緣損壞引發(fā)的事故,。 相比之下,不接地的電力系統(tǒng)在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由于缺乏迅速切斷接地電流的機制,,容易造成設備損壞甚至引發(fā)火災。同時,,不接地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諧波干擾,,影響電力質量,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中性點接地電阻柜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力設備,,其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對于電力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在實際應用中,,用戶需要根據自身的電力需求和系統(tǒng)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接地電阻柜,,以確保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總之,,中性點接地電阻柜是電力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正確選擇和使用接地電阻柜,,能夠有效地提高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為什么有的接地,,有的不呢,?就是在電源線進戶的時候,,我看有的圖就明確說要重復接地,,并也在圖上有表示,如圖但有的沒說,,還有我不明白重復接地和基礎接地有關系嗎,?
關于設備絕緣選型按中性點接地和不接地的區(qū)別設備絕緣按照中性點接地和中性點不接地的區(qū)別在哪里,,有什么規(guī)定。請高手解迷惑,。謝謝,。
電力系統(tǒng)中性點運行方式有不接地,、經電阻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或直接接地等多種。 我國電力系統(tǒng)目前所采用的中性點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種: 即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和直接接
運行規(guī)程上明確寫有“一般情況下,, 220KV母線每段保持有一臺中性點接地的主變在運行?!蔽覐S的主接線運行方式是雙母線并列運行,。請問,這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為什么10KV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電阻,,100KVA以上的要求4歐以下,,100KVA以下的要求小于10歐,這兩個電阻值是計算出來的,,還是實驗出來的,?重復接地分別要求為10歐和30歐? 有一個315KVA出線的低壓系統(tǒng),,除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外(電阻為13歐),,另在各支線末端都安裝了重復接地,電阻分別為1.5歐,、100歐,、2.3歐和21歐,,有一天變壓器一支零線燒斷,該零線上有兩組較好的重復接地,,但該支線仍然燒壞了很多家用電器,,測量用戶端相電壓有330V左右,請教各位是什么原因,?
在6KV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電纜出線配置CT是按照AC兩相配還是ABC三相都配上啊,?說明一下,,出現(xiàn)電纜上都帶有零序互感器的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的鐵磁諧振
遇到一個問題,系統(tǒng)側B相接地,,發(fā)電機側中性點接地,,兩側同期,取線電壓手動同期的話,,應該怎么弄現(xiàn)在有兩個辦法,,一是取AC線電壓,相位相同,,但是進同期表MZ-10的兩端電壓有一處是直接接在一起的,,這樣等于是直接把兩端本來有電壓差的兩個相電壓直接并在一起,不知道有沒有問題另外就是在系統(tǒng)電壓引入同期裝置前隔離變,,這樣就會把接地點懸空,,兩側相電壓可直接接在一塊,不知道這樣下來有沒有什么問題希望大家討論下,,看看還有什么好的方法
最近有個工程,,圖紙上母線PT為三個電壓互感器星形接法,一次中性點不接地,,二次側加擊穿保險后接地,,特別說明此中電壓互感器需要定制,經詢問廠家后,,說需要四個互感器,,其中一個做為間接接地,并接線方法與原圖沖突,,請各位高手指教?。?/p>
煤礦用戶定做一臺隔離變壓器,,井口安裝供井下用電,。要求容量250kva,變比0.4/0.4,中性點不接地。其余用戶也說不清,。請問:一,、連接組標號應該是:Yy0還是Yyn0 ?二,、制造時變壓器的中性點引出嗎,?
1.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三相電壓互感器作絕緣監(jiān)視用的附加二次繞組的額定電壓應選擇為A 100/(√3 ) B 100 C100/3 D100√32. 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中,,三相電壓互感器二次側開口三角形繞組的額定電壓應等于A 100 B100/(√3 ) C 100/3 D3U(U為零序電壓)
圖中的變壓器中線點接地和低壓柜中的零排要接在一起嗎,?為什么要這樣接的?
我們常說110KV及以上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tǒng),常說35Kv中性點不直接接地系統(tǒng),,中性點指的是變壓器上的中性點還是其他,??[ 本帖最后由 gami25103117 于 2011-12-28 23:15 編輯 ]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電容電流研究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幾種現(xiàn)象分析
如何替代施奈德MTE的外部互感器MTE,?設計院設計用MIC5.0A.現(xiàn)供電所要求有接地保護,。煩惱啊.................
低壓廠用電系統(tǒng)中性點不接地或經高電阻接地方式均屬中性點不接地范疇,以下簡稱“不接地系統(tǒng)”,。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的供電網絡優(yōu)越性主要為:(1)饋電電纜發(fā)生單相接地時,,允許繼續(xù)運行一段時間,給運行人員以較多的處理事故時間,。(2)單相接地故障時不要求回路熔斷器動作,,可以避免在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中所存在的因單相接地電流太小而不能使熔斷器動作的問題。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tǒng)的設計中,,當在較長的電纜末端單相接地故障時,,由于電纜的阻抗大而造成短路電流太小,無法滿足熔斷器動作靈敏度的要求,。尤其是在大容量遠距離電動機供電回路中,,單相短路電流與電動機額定電流相差無幾,為使熔斷器在電纜末端單相接地時仍能動作,,除了盡量采用大截面電纜外,,還需使用四芯電纜,以降低回路的零序阻抗,,使單相短路電流盡可能地大,,來滿足回路熔斷器動作靈敏度的要求。但是,當電纜長度達到180~240m及以上時,,無論是加大電纜截面,,還是采用四芯電纜,都無法滿足熔斷器動作靈敏度的要求,。而上述電纜長度在大型發(fā)電廠中卻是很常見的,。采用低壓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后,由于單相接地時僅為電容電流,,不用要求保護立即斷開回路,,所以上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