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15-60-2008)下載,,有需要的可以下載。
想請教一下:大家在做設計時地基基礎的抗震是如何考慮的?1.在計算基礎配筋,,讀取荷載時是否讀取地震力?2.讀取了地震力是不是可以說已經(jīng)進行了基礎的抗震驗算,?3.是否需要其他的諸如抗震構造措施等其他方面的計算或者構造,?請指教,謝謝了,!
3.0.5第3條 “作用效應應按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這樣子的話,,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公式(3.0.6-3)不就和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標準組合的公式(3.0.6-1)一樣了嗎,?請指教
走進建材市場,,大多產(chǎn)品都會提供出一系列的檢測報告與認證書。但是,,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想要讀懂里面的一些質量指標或是專業(yè)術語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目前,,市場上有一些商家為了牟利,會采取復印,、涂改等方式使用假冒或是過期的檢測報告蒙混過關,,消費者根本無法辨別。為此,,北京建材院于近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建材檢測報告進行了解讀。 在發(fā)布會上,,北京建材院介紹了假建材產(chǎn)品檢測報告的識別方法:1.騎縫章是否和檢驗單位名稱一致,;2.是否有“CAL”章和“CMA”章,缺一不可,,更高一級的要有“CNAL”國家實驗室認可章,,以上均帶有國家或省級以上單位的認可編號,可以到相關政府機構網(wǎng)站查詢真?zhèn)危?.報告編號封皮和內芯編號一致,;4.報告是否在有效期內(一般均為一年),。 同時,北京建材院的專家還講解了怎樣讀檢測報告,。 1.瓷磚:檢測報告中以下幾項應該齊全,,包括:尺寸偏差、表面質量,、吸水率,、破壞強度、斷裂模數(shù),,抗熱震性,、抗釉裂性、抗凍性,、耐磨性,、耐污染性。 2.涂料:內用乳膠漆的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9-11 21:26 編輯 1,、標貫實驗,、地基土載荷實驗,、地基動力觸探實驗是否只適用于筏板基礎、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箱型基礎等以天然地基為持力層的基礎形式?個人覺得樁基礎類型就不要檢測這些項目吧,?3種實驗根據(jù)地基土的實際情況是否只需進行一種即可,? 2、基樁鉆芯法檢測的比例是怎樣的,? 3,、關于單樁豎向抗壓靜載實驗、豎向抗拔靜載實驗,、水平靜載實驗,。如果設計沒有相關要求是否只需要檢測單樁豎向抗壓靜載實驗? 望各位多多指教,!
一本廣東建筑基礎簡餐規(guī)范,,包括天然基礎和樁基礎檢測,很好的東東,,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若干規(guī)定
求《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2008版求《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2008版求《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2008版求《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2008版求《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2008版
求:《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為廣東省地方標準,編號為DBJ15–60–2008
朱炳寅老師的地基基礎方案分析報告樣式:見解相當獨到,,看后收益頗深;傳到論壇上供大家學習,。
本人施工的一項目剪力墻柱設計砼強度是C45,,抽芯(規(guī)格95*95圓柱)檢測后的報告顯示的強度值是67.8、59.6,、68.6,、56.5、52.8,、59.3,、52.2、63.2,、57.9,。這樣的檢測報告是否合理、是否有說服力,。
本工程在于廣西崇左,,廠房結構,基礎面積為3390平方,,該建筑地下巖石為微風化石灰?guī)r,,基礎泥土面層約三分之一為回填土,回填土最深處10m左右,,設計要求基礎進行人工挖孔樁,,孔樁深度為20m。現(xiàn)發(fā)現(xiàn)建筑邊角約350㎡出現(xiàn)地下溶洞,。其中一個溶洞6m高度,,另一個溶洞10m高度(且內充泥漿),溶洞的寬度未知,,溶洞大約在-14m處開始出現(xiàn),,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的方法解決溶洞這個問題,望大家指教,!謝謝,!
如題:《地規(guī)》3.0.1條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要求“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按照《巖土規(guī)范》3.1.2.3條,、3.1.3.3條的判斷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首先第一條就是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的要求,,是不是可以理解為7度區(qū)的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就沒有丙級這一說話呢,?但是剛才翻了身邊的勘探報告(7度區(qū)),還是有不少把基礎等級判定為丙級的,。不知道各位大神你們院是怎么確定的,?
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8.1.1條中b表示地面基礎寬度,當柱下基礎是矩形基礎時,,b是不是指矩形的寬度,?如果是指寬度,那么在施嵐青2014版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考試應試指南中在算寬高比時b是指長邊寬度,?
檢測報告是檢測的結果,也是檢驗檢測機構向委托人提交的最終成果,。檢驗檢測機構的一切質量管理行為都是圍繞保證檢測報告質量實施的。因此檢測人員,無論是從事管理的還是開展檢測的,必須了解檢測報告應完成的任務和質量把關的主要內容,充分認識檢測報告對檢驗檢測機構的重要性
參考依據(jù) : 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T15-60-2019),;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