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aqilai 于 2013-3-22 11:55 編輯 曝氣池混合液明顯發(fā)白,,還有一股難聞的“惡臭”味,,起泡沫,,泡沫里夾著黑點,,量筒觀察污泥有點碎,,不容易沉降,懸浮物長滿白毛,,無論是大塊的,,還是小星點的,周圍都是白絨絨的,,起初發(fā)現(xiàn)初沉池也有,,但很少,當時沒多在意,,后來初沉池沒有了,,曝氣池越來越多,出水也有泡沫,,懸浮物很多,,這種現(xiàn)象有一周的時間了。 前一段時間曝氣池出水一直是COD70,,現(xiàn)在一路猛漲到200多,,進水也就是400-600左右,每天有波動,,水質是藥廠混合廢水,,主要是中藥提取車間排放水,其他的如固體,、針劑,、造酒、鍋爐,、生活污水,,工藝是初沉+缺氧+好氧+二沉, 1,、這些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白色絨毛是什么東西?是絲狀菌嗎?該怎樣去除它? 2、用不用投加漂白粉殺菌后重新培養(yǎng)? 希望有了解的或者見過類似情況的前輩不吝賜教!謝謝,!
請大家討論一下射流曝氣的一些優(yōu)缺點,,以及分享個人使用的經(jīng)驗心得。
《室外排水規(guī)范》(GB50014-2006)對于曝氣沉砂池的設計有以下要求: A. 水平流速宜為0.1m/s,。 B. 最高流量時的停留時間應大于2min,。 有效水深宜為2.0m-3.0m,,寬深比宜為1.0-1.5我的設計流量Qmax是0.5立方米每秒,設置一組曝氣沉砂池,,兩格,,計算如下 根據(jù)《室外排水規(guī)范》選擇以下參數(shù): 水平流速v:0.1m/s 最大設計流量時的流行時間t:3min 設計有效水深h2:2.0m 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氣量d:0.15m3空氣/m3污水
最近我公司要使用一批填料和曝氣器。包括部分ABS管材,??墒窃谠儍r的時候出現(xiàn)了大問題。以65的ABS管材為例,,最低報價是20元,,中間的是36元,還有更高的是48元,,我詢價的全部異性的比較大的公司和膜天公司,。價格低的不敢用,價格高的用不起,。據(jù)我們查詢,,原材料價格是15元,產(chǎn)品的價格怎么會差這么大,?請高手指點,。
藥廠流化床,,相當于HCR池,高18米,,需要曝氣,,一般的射流泵都達不到曝氣效果,各位大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急用~?。⌒∶弥x謝了先,。QQ88257173
最近要做個污水處理的小型實驗,,用玻璃管做的,曝氣方式用的是脈沖曝氣,,要設計脈沖曝氣參數(shù),,有脈沖曝氣強度,脈沖持續(xù)時間,,脈沖周期等等,。但是小弟對其不甚了解,希望各位能給些這方面的資料作為參考,謝謝,! 也可以發(fā)我郵箱,!不甚感激![email protected]
如題,,照片在下面,水溫有可能高于40度,,本人感覺這個變形跟溫度有關,?有知道的TX指點下。
請問論壇上的各位專家,,啤酒廢水經(jīng)過厭氧池以后,好氧階段采用什么樣的處理方式比較好,?旋混曝氣,?還是射流曝氣,這兩種曝氣方式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請多指教,,不勝感激!
關于曝氣沉砂池的一點問題小弟最近在做有關曝氣沉砂池的研發(fā)和改造,,遇到一些問題希望向有經(jīng)驗的前輩請教:1,、關于曝氣沉砂池的進出水方式,手冊上推薦是進水方向要與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單我所見過的幾個池子都是進水方向直接沿著池子縱向的方向,。2、關于曝氣沉砂池的提砂方式,,目前大多數(shù)旋流沉砂池均采用氣體的提砂方式,,不知道這種方式是否適用于曝氣沉砂池
造紙廠,處理造紙廢水,。用的是IC+曝氣池工藝,。最近一段時間曝氣池上浮泥越來越多,浮泥該怎么處理,?1.停止生化池上水,,向生化池加清水,,增加營養(yǎng)比如面粉,,生物催化劑等2.應該增加曝氣 有沒有二次沉淀池啊 有的話加大二沉
請問各位誰知道懸浮澄清池的單層和雙層是根據(jù)什么分類的,,有沒有單層式和雙層式的原理圖,有沒有哪家水廠還在用的是懸浮澄清池 謝謝各位
我們采用的接觸厭氧+CASS的組合工藝處理榨菜廢水(高鹽度),,具體為:調(diào)節(jié)池-絮凝反應池(加pac)-初沉池-接觸厭氧池-二沉池-cass池-出水但CASS池出水總是有很多白色的懸浮物(沉不下來),,但水是澄清的,進水cod 5000 氨氮90左右,,出水cod到200就怎么也降不下去了,,污泥性狀也很好沉降比30%左右請問白色的懸浮物是什么?對出水cod影響大嗎,?
如題,,公司現(xiàn)在正選擇膜片曝氣和射流曝氣,不知道哪一類更合適化工廢水,,最好能從各方面比較,,希望有經(jīng)驗的前輩賜教
因為鼓風機維修,,沒有備用風機,,曝氣停了3、4天,,也沒有進污水,,現(xiàn)在感覺泥很少了,上層沒有漂浮污泥,,如何處理,?廢水處理工藝為~預處理—調(diào)節(jié)池—uasb厭氧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
1.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曝氣工藝,低溫池-調(diào)節(jié)池-曝氣池-二沉池,。進水量為90?每小時,,曝氣池容積14400?.2.環(huán)丙廢水
請教,可提升管式曝氣系統(tǒng)適用于什么水處理工藝,?只要支架導桿就可以了嗎,?需要考慮曝氣主管位置嗎?
概述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簡稱BAF)是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基礎上引入飲用水處理中過濾的思想而產(chǎn)生的一種好氧廢水處理工藝,,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xiàn)于歐洲,,其突出特點是在一級強化處理的基礎上將生物氧化與過濾結合在一起,,濾池后部不設沉淀池,通過反沖洗再生實現(xiàn)濾池的周期運行,。由于其良好的性能,,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經(jīng)歷了80年代中后期的較大發(fā)展后,,到90年代初已基本成熟,。在廢水的二級、三級處理中,,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簡稱BAF)體現(xiàn)出處理負荷高,、出
生物濾池,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筑物,,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接觸,,使污水得到凈 化。 構造 1,、濾料的要求 (1)比表面要大(2)孔率高(3)質材強度高(4)穩(wěn)定(5)價廉 2,、池壁的功能 構筑物主體,起支撐作用,。 3,、池底 、排泥系統(tǒng),、支承滲水結構 4 ,、布水系統(tǒng)
微孔曝氣器的形式有很多,,常用的兩種如下: 一種是由粗瓷或剛玉等燒結而成的普通曝氣管,這種管壁在燒結過程中產(chǎn)生許多極微小的孔隙,,它的主要特點是能產(chǎn)生微小的氣泡,,氣泡直徑約0.1~0.2mm,氣,、液接觸面積大,,氧利用率高,一般可達到20~25%;其缺點是氣壓損失較大,,易堵塞,,送入的空氣需經(jīng)過濾處理,易損壞,,一旦損壞,,氧利用率就開始快速下降。 另一種是管式膜片微孔曝氣管,。這種曝氣管的安裝方式與前一種基本一樣,,但其自身的結構卻有很大的區(qū)別,,它是由一個用ABS或UPVC制成的管子作為布氣管,管壁上開有通風孔,,布氣管外周覆蓋著合成橡膠制成的膜片,,膜片被金屬卡子固定在管子上。在合成橡膠膜片上用激光等方法打出均勻分布的孔眼,。 曝氣時,,空氣通過管壁上的通氣孔進入膜片與管壁之間,,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使膜片微微鼓起,孔眼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