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是一個木業(yè)廢水,,經(jīng)過預處理——厭氧——sbr 然后外排,厭氧出水在900左右,,SBR池子是二個,,規(guī)格為26*5*5米,厭氧出水是每小時8噸吧,,也就是進SBR池子是每小時8噸水,,進水COD900,然后SBR池子出水的濃度是450左右?,F(xiàn)在進水是每天下午3點到晚上10點進一個池子,,然后10點到第二天8點進另外一個池子,也就是一天總共150噸水的樣子吧,。曝氣呢是進水就開始曝氣,,然后停水之后呢,,再爆一小時,然后關(guān)曝氣,,也就是如果進7個小時的水呢,,就要爆8個小時的氣。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池子里污泥量少,,SV30在4%到5%的樣子,,因為泥太少,泥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排了,,泥靈很定比較長了,。我現(xiàn)在想問問各位大俠,是否是我的曝氣時間太長了而導致的污泥量減少,。如果要找出這個污泥培養(yǎng)不起來的原因(已經(jīng)這樣運行了2個多月了)我需要做哪些化驗,,(最好簡單點,我們儀器設備有限),,最后肯定大家對于這個問題幫忙提點意見,。在此先行謝過。
最近這段時間SBR池處理能力下降 水質(zhì)顏色是淡黃色的 曝氣停止后有污泥上浮現(xiàn)象 是不是因為曝氣時間過長 會引起這種情況,? 怎么恢復它的處理效果的,? 求指導 Thanks!
各位前輩,請教一個問題哦,。在一些貼子里看到活性污泥負荷高時往往被建議增加曝氣量,,那么如果增加了曝氣時間的話是不是起到的是與增加曝氣量是同樣的作用呢?我想該問題主要是針對間歇曝氣的工藝的,。請指點,。
我們要用SBR法處理大概只有60mg/L的COD,P有0.66mg/L,N是6mg/L,現(xiàn)在設置了反應器,但曝氣時間和一些相關(guān)的參數(shù)都不多清楚.有高手可以給些經(jīng)驗值或者計算公式嗎.還有就是我們拿回來的活性污泥該怎么培養(yǎng)和馴化,污泥的SV30大概98%,濃度非常高,大概有30KG吧,如果要培養(yǎng),不讓他死,應該要怎么加營養(yǎng)物質(zhì)呢(我們加的是葡萄糖),馴化的過程又是怎么樣呢,麻煩高手解答,謝謝!
我廠是2個單級SBR處理系統(tǒng),,日處理量60立方,,2個SBR池,,處理工藝如下: 原水——隔柵池——調(diào)節(jié)池——SBR反應器——出水 最近剛調(diào)試結(jié)束,處理原水能力在:COD 200-300mg/l NH3-N 50-60mg/l P 1-2mg/l TN 20-25mg/l 能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上周5測SV30%為31,星期一下午測SV30%為23,,為何相差如此大,?我百思不得其解,,曝氣量不變,,時間也一樣。 我想原因椰油可能是長時間曝氣過度,,污泥變成顆粒狀,,沉降性變好,絮凝性變差 我在想如何使得出水合格,,而污泥SV30%不減少,?覺得這當中肯定有個平衡點。 望各位大俠幫我找找看,,提出個建議
想請教各位高手,我這項目工藝流程是進水,,氣浮,,SBR生化池,浸沒式超濾,,消毒出水,。SBR只有一個池,設計日處理水量35方,,池子有效容積126方,。設計進出水質(zhì)為COD2000/90,BOD1200/20,,氨氮60/10,。請問sbr這個調(diào)試和正常運行每個步驟的時間要怎么確定呢
我有一工業(yè)廢水處理站,現(xiàn)為連續(xù)24小時處理工藝,目前,采取曝氣2h,停30min,但污泥絮體一直很細小,沉淀池上清液有小的懸浮物,請問與我們的間歇曝氣有關(guān)嗎謝謝大俠們能幫我解決問題.
停止曝氣時飄著泡沫 好像是負荷低,幫著看看
之前看到有討論曝氣間歇時間的,,但是還是沒搞得很清楚,!所以想問問大家有啥好辦法米,!萬分感謝!??! 相信很多壇友在調(diào)試的時候遇到過這個問題。在調(diào)試的時候進水水量,,負荷達不到設計要求,,如果按正常的來進行調(diào)試的話,,好氧很容易導致污泥老化,,污泥活性差的問題,。如果靠投加碳源,,不光費錢,還加大調(diào)試人員的工作量,。靠風管排空來又浪費電能?,F(xiàn)在大多風機都配有時間控制器,而通過時間控制器來設定間歇曝氣,。那間歇曝氣這個間歇多久為宜?泥法和膜法能夠接受的最長間歇時間?如何利用間歇曝氣來保證污泥保持良好的活性呢?<
我們是接觸氧化池,,上午8:00----下午18:00開羅茨風機曝氣,,下午18:00---第二天8:00停機、停氣,,問各位行家,,活性污泥會死嗎?
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曝氣階段,,有大量氣泡,,如肥皂泡,想問一下是不是磷超標,,現(xiàn)在的洗衣粉中很多都是無磷型的,,是不是還有表面活性劑的原因啊,出水色度很高,,是什么原因啊,,是不是氮超標?。≈x謝各位阿??!
請大家討論一下射流曝氣的一些優(yōu)缺點,以及分享個人使用的經(jīng)驗心得,。
在設計SBR反應器的工作周期是要確定它的進水,、曝氣,、沉淀、排水時間,。參考書上有給出每個階段所需時間的范圍(例如進水時間在1至2小時),,但應該如何確定呢,?什么時候可以選1小時,,為什么不用更長的時間 呢? 請各位高手幫幫我吧,!(email:[email protected])
想請問下關(guān)于調(diào)節(jié)池池容除了用繪圖的方法,,還有沒有一些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因為很多時候數(shù)據(jù)并不能夠拿到很全;還有關(guān)于死水區(qū),,怎么樣避免,?從規(guī)范來看好像最低水位是死水區(qū),進水方式有什么要求,?,;關(guān)于曝氣,一般都是用穿孔曝氣,,孔徑有沒有要求,?如何避免曝氣孔的堵塞,,曝氣量應該有多大?謝謝~
在水質(zhì)數(shù)據(jù)不是很全的情況下,曝氣池的體積是怎樣初步計算出來的,?大多數(shù)曝氣池的水利停留時間為多少,,整個水廠的水利停留時間為多少,?初沉池,曝氣沉砂池對BOD 的初步去除率為多少,?曝氣池的水利停留時間20多小時大么,?希望經(jīng)驗豐富的工程師給與幫忙,,謝謝了!
最近生物池,,運營期出現(xiàn)了異常.曝氣時產(chǎn)生大量的泡沫 ,有時候是乳白色的,有時候是帶黃色的,到底是什么原因產(chǎn)的,?除了用水沖還可以用什么辦法處理?對生物會造成死亡嗎,?...
再生曝氣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池容問題 今天看書的時候看到再生曝氣活性污泥系統(tǒng),,書上寫著“設計參數(shù)按照傳統(tǒng)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確定曝氣池的容積的后只需將其中1/4、1/3分出來作再生池就行了,,無需再另行增設,。”這里我就不行白了,,既然污水流經(jīng)的池容縮小了,,那污水在池子中的停留時間應當是變小了,那這是不是應該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把停留時間設計大一點呢,? 對基礎問題理解不清的菜鳥求指點啊~~~ Ps:我知道曝氣池的設計不該單單按照停留時間來決定,,可是我覺得計算停留時間是最直觀的。我們公司都是習慣先根據(jù)經(jīng)驗設一個停留時間,,算出個池容之后再推回去算其他參數(shù)是否在范圍內(nèi),,所以我才對停留時間那么執(zhí)著,請見諒,。
《室外排水規(guī)范》(GB50014-2006)對于曝氣沉砂池的設計有以下要求: A. 水平流速宜為0.1m/s,。 B. 最高流量時的停留時間應大于2min。 有效水深宜為2.0m-3.0m,,寬深比宜為1.0-1.5我的設計流量Qmax是0.5立方米每秒,,設置一組曝氣沉砂池,兩格,,計算如下 根據(jù)《室外排水規(guī)范》選擇以下參數(shù): 水平流速v:0.1m/s 最大設計流量時的流行時間t:3min 設計有效水深h2:2.0m 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氣量d:0.15m3空氣/m3污水
從08年畢業(yè)到現(xiàn)在,,多少汗水和時間,,多少青春和夢想這個考試竟然走火入魔,,出題變態(tài),,陷阱多多,沒有人可以做完 是全中國最變態(tài)的考試
本帖最后由 gs5566gs 于 2013-6-6 13:50 編輯 看了《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shù)規(guī)范》——2009版,,有時間參數(shù)(紅色方框部分)理解不是很透徹,,請高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