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排煙 自然排煙是利用風壓和熱壓作動力的排煙方式,。 2.機械防煙 機械防煙是采取機械加壓送風方式,,以風機所產生的氣體流動和壓力差控制煙氣的流動方向的防煙技術。 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兩者合用前室,,應設置機械防煙設施。若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有散開的陽臺,、凹廊或前室內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能自然排煙時,該樓梯間可不設防煙設施,。避難層為全封閉式避難層時,,應設加壓送風設施。 樓梯間每隔2~3層設置一個送風口,;前室應每層設一個送風口,。加壓送風口應采用自垂式百葉風口或常開百葉風口;當采用常開百葉風口時,應在加壓風機的壓出管上設置止回閥,。當設計為常閉型時,,發(fā)生火災只開啟著火層的風口。風口應設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并與加壓送風機的啟動裝置連鎖,。 3.機械排煙 采取機械排風方式,以風機所產生的氣體流動和壓力差,,利用排煙管道將煙氣排出或稀釋煙氣的濃度,。
現在高樓防火越來越重要了,相信對大家會有幫助,。
高規(guī)中有4.2.2 兩座高層建筑或高層建筑與不低于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民用建筑相鄰,當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圍內的墻為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4.2.3 兩座高層建筑或高層建筑與不低于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民用建筑相鄰,,當較低一座的屋頂不設天窗、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且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不宜小于4.00m,。4.2.4 兩座高層建筑或高層建筑與不低于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民用建筑相鄰,當相鄰較高一面外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墻上開口部位設有甲級防火門,、窗或防火卷簾時,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不宜小于4.00m,。其中并未明確是高層建筑的主體樓與多層建筑的防火間距,還是包括裙房部分呢
高層建筑物由于具有節(jié)約城市用地和豐富空間造型等優(yōu)點,猶如雨后春筍般競相涌現在世界各地,其高層化,、大型化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同時,也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1)高層建筑功能復雜多樣,使用單位多,人員密集,流動性大,各項管理制度就不容易落到實處,火災隱患和漏洞就容易出現,。例如亂堆亂放雜物,亂扔煙頭火種,人為損壞消防設施,設置火災危險性大的車間,、庫房等,都容易引起火災。 2)復雜多樣的功能,使用的電器設備多,配電線路多,用電荷載大,。如果管理不善,出現電器使用不當,、違章用電、亂拉亂扯電線、隨意增加負荷等,常常會造成電線短路而引發(fā)火災,。
合理布局和設置防火間距,,可以防止火災在相鄰建筑物之間蔓延,合理利用和節(jié)約土地,,并為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提供條件,,減少失火對鄰近建筑及其居住(或使用)者的熱輻射和煙氣影響。如果建筑之間防火間距不足怎么辦,?
規(guī)范GBJ 16-87第5.2.1條 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5.2.1的規(guī)定。注:①兩座建筑相鄰較高的一面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而7.1.3條 建筑物的外墻如為難燃燒體時,防火墻應突出難燃燒體墻的外表面40cm,;防火帶的寬度,,從防火墻中心線起每側不應小于2m第7.1.5條 建筑物內的防火墻不應設在轉角處。如設在轉角附近,,內轉角兩側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m,。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如裝有耐火極限不低于0.9h的非燃燒體固定窗扇的采光窗(包括轉角墻上的窗洞),,可不受距離的限制,。。那么當兩座建筑相鄰較高的一面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如果與另一座的間距小于2米的話,,是否距離防火墻2米內的二棟建筑物均不能開門窗或開防火門窗?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1.1 高層建筑的防煙設施應分為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2 高層建筑的排煙設施應分為機械排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3 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1)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3)高層建筑中的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1.4 通風,、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應采取防火,、防煙措施。 1.5 機械加壓送風和機械排煙的風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金屬風道時,,不應大于20m / s。 (2)采用內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屬材料風道時,,不應大于15m / s,。 (3)送風口的風速不應大于7m / s,;排煙口的風速不應大于10m / s。 第二節(jié) 自然排煙
一般規(guī)定 1.1 高層建筑的防煙設施應分為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2 高層建筑的排煙設施應分為機械排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1.3 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1)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3)高層建筑中的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1.4 通風,、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應采取防火,、防煙措施。 1.5 機械加壓送風和機械排煙的風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金屬風道時,,不應大于20m / s。 (2)采用內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屬材料風道時,,不應大于15m / s,。 (3)送風口的風速不應大于7m / s;排煙口的風速不應大于10m / s,。以上內容均為本人轉載精心研究,,專業(yè)為上,歡迎大家關注
自然排煙2.1 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煙方式,。2.2 采用自然排煙的開窗面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防煙樓梯間閃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0m2(2)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總面積之和不應小于2.00m2 (3)長度不超過60m的內走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走道面積的2% (4)需要排煙的房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面積的2%,。 (5)凈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開啟的天窗或高側窗的面積不應小于該中庭地面積的5%,。 2.3 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開的陽臺,、凹廊或前室內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自然排煙時,,該樓梯間可不設防煙措施。 2.4 排煙窗宜設置在上方,,并應有方便開啟的裝置,。以上均為本人轉載,了解更多信息,,歡迎關注暖通空調公眾號:HAVC01
高層建筑防火排煙設計規(guī)范如下: 1高層建筑內應采用防火墻等劃分防火分區(qū),,每個防火分區(qū)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超過5.1.1的規(guī)定。 2高層建筑內的商業(yè)營業(yè)廳,、展覽廳等,,當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且采用不燃燒或難燃燒材料裝修時,,地上部分防火分區(qū)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為4000㎡,;地下部分防火分區(qū)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為2000㎡。 3當高層建筑與其裙房之間設有防火墻等防火分隔設施時,,其裙房的防火分區(qū)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500㎡,,當設有自動噴水滅火
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述評 論文欄目:高層建筑論文 1人員疏散困難,容易造成重大傷亡當高層建筑的層數達到了40層以上時,發(fā)生火災之后的人員疏散工作就會變得尤為困難,。這主要是由于在如此高的建筑中垂直逃生通道的距離會大大加長,,人員要想從頂層到底層的逃生距離所花費的時間會很長,使得最終的逃生希望渺茫,。2豎向管井較多,易形成煙囪效應在高層建筑的內部裝飾之中所使用到的很多材料都是易燃材料,,因此一旦有火源引起,很容易使其點燃,,最后火災會順延樓梯間,、管道井、電梯井,、排氣道,、電纜井、垃圾道等高層建筑中的各種管道向外蔓延,。一旦發(fā)生火災,,這些存在于高層建筑中的豎向管道就會變成一個個高大的煙囪,最終會形成煙囪效應使得煙和火流動的速率急劇加快,,從而最終導致火災的惡化,,使得高層建筑受到更大的傷害。3施工周期長,施工期間火災隱患大
其中的方法可以借鑒的
新規(guī)范《高層建筑防火規(guī)范》培訓
高層建筑防火規(guī)范--重慶建委(公安局)
假設一建筑物22層,,地下一層,;前室跟防煙樓梯間都要加壓送風防煙問題1:豎井地上地下共用的話是不是要采取雙速風機,如果著火層在地上那么風口就開上中下(如果是第一層呢,,開123么),;如果著火層在地下就只開地下一層的風口,這樣對么問題2:防煙樓梯間跟前室的漏風面積:防煙樓梯間是包括樓梯間到前室,,前室到走道所有的漏風面積么(串并聯我知道),?前室是指前室到走道跟消防電梯的漏風面積之和么?問題3:地上跟地下的風量計算:兩部分的風量是分開計算的么,?地下一層前室跟防煙樓梯間需要用風速法跟壓差法進行計算么,?如果要的話,,算出來跟規(guī)范都差很大;地上部分:前室風量(壓差法) 3721.5*(0.04+0.06)*21*25開根號=37215,;風速法:3*3.2*1.0*(1+0.1)*3600/1.0=38016,; 樓梯間風量(壓差法)3721.5*0.04*21*50開根號=21882 風速法:3*3.2*1.0*(1+0.1)*3600/1.0=38016; 地下部分:
高層建筑樓梯間內明敷設PVC管走弱電線路(三表遠傳系統(tǒng),非消防),,請問PVC管的選型需要阻燃或者難燃嗎,?請給出規(guī)范依據,謝謝,!
防火設計與高層建筑論文 論文欄目:高層建筑論文 1對建筑美感的片面追求防火設計屬于高層建筑中不常見,、不易受到關注和重視的隱性設計。而高層建筑的外部和內部整體設計卻往往是施工設計單位和施工授權單位所關注和可以追求的,,部分施工和設計單位甚至為了追求整體效果而隨意更改消防防火設計,,嚴重影響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2當前現代城市高層建筑防火設計的對策(1)明確火災指示標識首先,,要將建筑物中的安裝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識安裝在封閉的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控制室以及餐廳,、觀眾廳,、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以便于火災發(fā)生后的逃生,。在安裝要求上,,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首先,,安裝在疏散走道,、疏散門、太平門和居住建筑內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的墻面上頂棚上,、門頂部,、轉角處;其次,安裝高度距本樓層地面1.5~1.8m處;第三,,安裝在非燃燒材料或難燃
高層建筑給排水防火規(guī)范,,奉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下載,這個版本不錯的,!
論文簡介: 摘 要:在參考規(guī)范對超高層建筑,尤其是40 層(約150m) 以上的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時遇到一些與建筑安全使用,、有效救援相左的問題。以一幢超 投稿網友:njzhaoxinming 上傳時間: 2013-03-24
本帖最后由 li3stones 于 2014-7-2 18:56 編輯 地下車庫突出地面的采光窗井離地面建筑防火間距應該有多少,?人防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6米的規(guī)定能否適用在非人防工程的地下車庫,?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最少6米規(guī)定能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