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各位:我現(xiàn)在做的水廠,,因為流量小3000T/D,,但是想采用平流沉淀池,,計算出來池子比較窄,所以想通過轉彎解決,,不知道這樣做可合適,,會產生什么問題!有沒有誰做過的,, 發(fā)套圖上來,,學習學習!,!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場地比較小[ 本帖最后由 l414468576 于 2009-3-31 11:40 編輯 ]
請問怎樣在平流沉淀池上設置斜管,?現(xiàn)有的平流沉淀池設計規(guī)模為5萬m3/d,虹吸式排泥車,,沉淀時間只有一兩個小時,,在供水高峰期時大概只有一個小時,反應池的效果更差,,所以為了應對水質不斷提高的趨勢,,準備將現(xiàn)有的平流沉淀池改為斜管,但從沒接觸過這方面的改造,。請問如何改,,這樣的話排泥車如何排泥?或者有資料的話分享一下啊,,求助啊
按照手冊,平流沉淀池的有效深度為表面水力負荷(即要求去除的顆粒最小沉速)與沉淀時間的乘積,總覺得有些不妥.按此設計,對于某要求去除的顆粒最小沉速一定時,在進水處位于液面上的該顆粒(假設水流在與其流動方向垂直的截面上速度均勻)在出水處(忽略出水影響)恰好處于有效深度的最低處;如將池有效深度減小,池長不變,為保證水流速度和沉淀時間不變,將池加寬,這樣上述顆粒將在距離出水處有一定距離時沉到有效深度的最低處,而出水處沒有該顆粒存在(理想情況),這樣出水可能更好一些,且由于池深減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異重流的影響,但存在的問題是排泥要及時以及進水處布水可能有困難(可以建成多個池子或將進水區(qū)分成多個獨立的單元),當然也會增加占地面積(基建費用會不會降低?不考慮土地費).我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想法有什么問題,希望大家指教!
平流沉淀池的7大問題與對策
考研試題已知平流沉淀池長20m,,寬4m,,池的有效深度2m,現(xiàn)改為斜板沉淀池,,斜板水平間距10cm,,斜板長1m,傾角60度,,如不考慮斜板厚度,,當廢水中懸浮顆粒的截留速度為1m/h,求改裝后沉淀池的處理能力與原有池子相比提高了多少倍,?改裝后沉淀池的水流雷諾數為多少,?
我在做畢業(yè)設計時遇到了平流沉淀池出水指形槽設計,由于沒有資料,,請前輩們指點一下以下問題:沉淀池出水指形槽一般取多寬,,指形槽與指形槽之間距離一般取多少,,若采用淹沒孔口集水,則孔口一般在水下多深,,孔口直徑一般取多少,,孔口與孔口之間距離一般取多少? 謝謝,!
以前水廠的平流沉淀池都是常規(guī)工藝,,現(xiàn)在隨著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提高,原有的工藝已經不能適應處理工藝要求,,請問大家有沒有經歷過平流沉淀池技術改造的,,目前都采用小網格混凝技術效果較好。
公司現(xiàn)取用長江原水,在原有10萬噸/天處理量的平流沉淀池的基礎上新建了一組12萬噸的 ,,標高,、進水高度,原水的采用均一致,,新池的長度較老池大約10米左右,,其主要的區(qū)別是老池混合區(qū)采用普通平板折板 新池設計采用了直角折板(僅吸泥區(qū)上方是2塊直角折板, 再往水上的還是普通平板折板)?,F(xiàn)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新池出水礬花基本很小,在加礬量一致的情況下,,新池經過穿孔墻出來的水濁度偏小,,沉淀效果不明顯。新池進水區(qū)流速感覺也沒老池的快,,老池的進水區(qū)翻滾比較厲害,,如果新池一般要達到濾前水濁度和老池一樣(3NTU左右)的話,加礬量一般要高出老池千噸水將近10公斤左右,。我覺得主要取查的是看看反應區(qū)內過流速度是否過快,,再比較下各反應區(qū)的沉降比,這樣是否有用,?想請各位老師指教下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如何處置比較妥當
2.5萬噸的水廠,,受長度限制,與絮凝池合建總長不超過40米,寬度不超過25米,,必須用平流式沉淀池,。小輩想采用轉折式平流沉淀池,求各位大神給給意見,。
我們這是凈水廠,,用的是南水北調的水。最近發(fā)現(xiàn)在折板絮凝區(qū)和平流沉淀區(qū)都有漂浮物產生,,折板絮凝區(qū)較多顏色較深,,平流沉底區(qū)變化較大,時有時無,。在進入折板絮凝區(qū)和平流沉淀區(qū)只加入了PAC,。大家看看這些漂浮物是什么啊 怎么才能消除這種現(xiàn)象呢 急急急 麻煩大家了
關于給水廠向各位請教幾個問題:1,、沉淀出水處指形槽一般間距是多少?有什么理論依據,?2,、出水槽一定要做三角堰嗎?為什么不用矩形堰,?3、三角堰的過堰水深取多少合適,?50mm如何,?三角堰本身的高度有比過堰水深超高的要求嗎?如果有,,具體超高是多少,?4、另外順便問一下,,折板反應的反應時間取20min(大于規(guī)范的6~15min),,可以嗎?
在凈水工藝中平流池我們采用的是吸泥機排泥.吸泥機在吸泥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池底污泥并非均勻分布,我們想確定平流沉淀池污泥區(qū)污泥分布具體情況請問污泥分布和那些因數有關如何求得污泥的具體變化量
現(xiàn)有個簡單的水處理,處理水量800m3/h,,進水水質懸浮物含量<1000mg/L,,出水要求懸浮物含量在20~100mg/L之間,其他指標沒有要求,。這樣的要求采用什么方式處理比較經濟,?地方足夠大,也不存在征地的困難。手冊參考資料上都寫平流沉淀池要經濟,,但是初步算了一下,,平流沉淀池的平面尺寸為7.4×54m,穿孔旋流斜管沉淀池的平面面積為15.5×19.5m,,面積差100m2,。混凝土量平流沉淀池不占優(yōu)勢,,難道說斜管那么貴,?
平流沉淀池尾端積泥改造及效果分析范小燕,陳文杰(深圳市深水寶安水務有限公司朱坳水廠,,深圳 518126)摘 要: 通過對水廠沉淀池尾端積泥原因進行分析,,采取對應的改造和管理措施,最終使沉淀池尾端積泥得到有效治理,。關鍵詞: 吸泥桁車,;尾端;積泥,;改造,;管理1 概況朱坳水廠設計規(guī)模為50萬m3/d,采用“機械混合-折板反應-平流沉淀-V型濾池過濾—消毒”常規(guī)凈水工藝,,分三期建設,,其中一、二期規(guī)模均為10萬m3/d,,三期規(guī)模30萬m3/d,,分別于1994年4月、1999年8月及2004年5月投產運行,。水廠的平流沉淀池采用吸泥桁車(配置潛污泵)和穿孔排泥管進行排泥,。由于負荷率低,池體構造簡單,,操作管理方便,,對生產負荷和原水水質變化的適應性較強。但由于排泥系統(tǒng)設計缺陷,,自投產以來沉淀池尾端長期積泥,,不得不采用放空沉淀池清理,浪費人力,、物力和水量,,對水廠的正常穩(wěn)定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圖1) 。 2 沉淀池尾端積泥原因經分析,,平流沉淀池尾端積泥原因主要有:⑴ 沿池底長度方向安裝的共
我想請教下如何確定污泥在沉淀池中的沉積部位(前中后三段那個部位沉積量大),我們單位的平流沉淀池是采用泵吸式刮泥機,,走雙邊吸泥(從池頭到池尾在反至池頭)MLSS有12g/l ,SV有55%,,好氧池SV只有15%左右,請問是不是沉淀池內污泥沉降的區(qū)域不同,,影響了污泥回流的效率,。我是個新手,麻煩大家給指點下,。